佳作赏读会 | 三个维度感悟中华文明现代力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佳作赏读会 | 新时代 新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应拼搏奋斗,争做新青年! 争做时代新青年,须提升个人修为。我们生在和平安定的时代,拥有丰...
佳作赏读会 |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高考议论文,结构严谨是“表”,逻辑严密是“里”。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并在举例分析这些结构模式特点的同时,阐述运用这些模式时的思维逻辑。 议论文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式是并列结构、层进结构和对比结构。高考议论文的结构虽然“程式化”...
文化大观园 | 学思融通 以学引思 考点概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特别强调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要紧扣生活、实践和感知的...
实战练兵场 | 惯性和人生 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家毕飞宇说过,在人生前行过程中,你自己就是惯性的一部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实战练兵场 | 打破惯性的枷锁,掌控自己的人生 惯性在潜意识中引导着我们前行,不至于为贫乏单调的日常生活所困。但惯性也制约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因此,欲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须打破惯性的枷锁,驾驭惯性。 惯性,是一种潜藏于我们行为和思维中的力量。从日常习惯的养成,到思考方式的固化,它像一条无形...
实战练兵场 | 顺势而为,成就精彩人生 人生漫漫,“惯性”的洪流冲击着我们前行的脚步。大潮滂滂,唯顺承时代的“惯性”,亦保持自己的“惯性”,方能行稳致远,成就精彩人生。惯性,是一种奇妙的力量。它如同地球引力一般,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自古以来,人类便拥有运用“惯...
素材多棱镜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 2024年11月28日上午,随着一棵棵玫瑰花苗的载种,覆土压实,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极大强化了生态屏障功能。卫星遥感影像显示,这是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千百年来,沙漠随...
素材多棱镜 | “劳动热词”反映新机遇、新挑战 2024年12月30日,《工人日报》发布了“未来产业”“深化‘产改’”“高质量充分就业”“夜校”“人民工匠”等2024年10个“劳动热词”。“未来产业”的蓄势待发,展现了科技引领下的产业变革新趋势。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探索,正重塑...
素材多棱镜 | 警惕“通话膨胀” 近年来,多字叠用、大词小用、无梗不用的夸张化、情绪化、戏剧化表达越来越成为网络上日常交流习惯,被网友戏称为“通话膨胀”。一些网友认为这种表达彰显了个性、增加了话语的情感表达效果,但也有网友觉得过度依赖夸张表达可能会削弱语言的深度、精确性和丰...
素材多棱镜 | 学会选择,拒绝“脑腐” “脑腐”指的是接触了过多社交媒体的低质量、碎片化信息后,精神和智力状态恶化,如同腐烂一般。牛津语料库中,“脑腐”一词在2023至2024年每百万词的全球使用频率增加了230%。早在1854年,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就提出了“脑腐烂”这个词,用...
作文节节高 | 契合情境,讲究逻辑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1:袁隆平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的精神影响了无数青年,每年都有许多人对他表达怀念。材料2:上海科技节上,科学工匠、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普达人……24位活跃在各个科技创新领域的科研...
作文节节高 | 从稻田到星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从稻田到星辰——我的青春榜样是科学家”。 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皆孕育了无数英雄与榜样。他们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时代前行之路,激励后人奋勇向前。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同悲;上海科技...
阅读任务群 | 锁定情境,转化信息 任务锦囊高考实用性阅读题一般通过设计具体情境下的阅读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考生进行分析、鉴赏。对于若干个彼此联系紧密的实用性任务,考生要根据主题情境任务,做到以下几点: 1.转化言语信息考生要根据阅读材料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对所涉及的...
技法点拨台 | 文从题出,切合情境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指出:“审题与立意,通俗地说,就是先了解‘要我写什么’,然后确定‘我要写什么’。动笔之前,要认真审题,全面分析,审慎思考,进而确立写作的中心。”对于“命题材料+主题词”这类作文题来说,考生不仅要抓住主题词来阐释内涵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