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做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作者: 王淦生

高考议论文,结构严谨是“表”,逻辑严密是“里”。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并在举例分析这些结构模式特点的同时,阐述运用这些模式时的思维逻辑。

议论文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式是并列结构、层进结构和对比结构。高考议论文的结构虽然“程式化”,但是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把细节处理得更具个性化、更有创意。

一、并列结构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论证的各部分各自独立又围绕同一个中心并列平行,可以是整篇运用并列式结构,也可以是跟其他结构模式相结合展开论述。并列结构的议论文一般分为论点并列和论据并列两类。

1.论点并列

这类作文大都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或中心议题,然后设置多个分论点,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以证明中心论点或阐述中心议题。从逻辑上看,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各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比如就中心论点“探索未知,永无穷期”进行论证时,可以分别从“宏观世界的探秘”“微观世界的探秘”“内心世界的探秘”三个方面设置分论点,来证明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都有许多未知值得我们努力探索研究,我们必须勇敢地走出“已知”的舒适区,去探索广袤无垠的“未知”世界。

2.论据并列

当一个论点需要多个论据加以论证时,可以采用并列式布局。比如阐述“探索宏观世界,突破未知领域”这一论点时,可以先举15世纪末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再举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第一个进入太空,后举中国自2007年开启探月工程,到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三个不同时代的论据相互并列,充分证明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探索内容不断增多,探索成就斐然。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并列的论点还是并列的论据,它们之间并非没有轻重先后之分。在构思布局时,考生要掂量它们在时间、空间和逻辑上的关系,合理地安排“出场顺序”,以求收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二、层进结构

这种模式一般是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或者人们的思维逻辑,层层深入地组织安排材料,各层次之间形成逐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论证结构环环相扣,不断深化。常见的思维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分析,一种是因果之间的逐层探究,还有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逐层推演。

1.从现象到本质

其内容一般是对各种社会现象、存在问题的探究分析,揭示本质性内容或问题的实质。比如谈“相处之道”时,可以从古人追求的“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谈起,而后探究“和而不同”的实质——既彼此尊重,保留个性,又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理解,才能更好地相处和合作。“由现象到本质再到方法”是这类作文的常见程式。

2.从结果到原因

其内容一般是对某一事件、某一结果作深入分析,探究其背后深层的原因,而后据此作出应对或提出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这类结构的常见模式。比如谈“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我们可以由果导因,分析“常读常新”的原因——经典的时效长久、广谱性强,随着读者的阅历丰富以及理解力的提升,便能够发现新的内容。

3.由特殊到一般

其内容一般是由我们所发现的一些零星的现象、问题推演出社会状态、世态人情。比如谈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时,可以由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看重“认可度”这一现象,推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从而分析阐述从众心理的优劣得失,指明客观判定人或物的有效路径。“从列举个别现象到分析普遍规律”是这类作文的常见程式。

层进结构的优势是不拘泥于表象的陈述,而是注重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分析,彰显出思维品质和思想深度。

层进结构除了以上三种模式外,还有各种变体,但都少不了逻辑推理这一环节,无论是由表及里、由因到果,还是触类旁通、见微知著,推理必不可少。

三、对比结构

对比结构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方面设置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的对比,也可以是两种不同事物或意见的对比。对比结构可分为“正反对比”和“破立结合”两种结构形式。

1.正反对比

这种模式大多先从正面立论,再从反面论述;也有先从反面论述,再从正面论证的。比如谈对“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的思考时,可以先从正面阐述人们“因技术发展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的观点,然后再从反面剖析不少人“被技术绑架成了时间的仆人”的危害,通过对比,揭示人们掌控技术而不被技术所掌控的重要性,警醒人们用好技术这把双刃剑。

2.破立结合

很多驳论性的作文会采用破立结合的结构,先揭示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者先批驳反面的观点,再树立正面的观点。破与立之间,破是为了立。比如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时,可以先从反面剖析,批驳互联网、人工智能会完全替代人脑、穷尽人类疑难问题的观点;后从正面揭示互联网、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辅助工具,会促进人类思维品质的提升,进而发现更多、更深刻的问题这一道理。先破后立,破是铺垫;先立后破,破是补充。二者结合,会大大增强作文的逻辑力量。

对比结构的议论文,是先正后反,还是先反后正,应当根据内容而定。批评和揭露性较强的作文,一般先反后正;歌颂和褒扬为主的作文,一般先正后反。但是有一个原则必须牢记,就是以正为主,以反为辅,作文一定要体现出一种“邪不压正”的力量。

并列结构一般适用于分析多方面原因、推导多种结果、提出多条措施等内容的作文;层进结构一般适用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根据结果探究原因等内容的作文;对比结构一般适用于需要凸显正误之别、善恶之异的作文。考生在写作时,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最佳的思维模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