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情境,讲究逻辑

作者: 向安杏 张国光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袁隆平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的精神影响了无数青年,每年都有许多人对他表达怀念。

材料2:上海科技节上,科学工匠、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普达人……24位活跃在各个科技创新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走上红毯,在场内外引起阵阵欢呼。

校团委要求各班就“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这个话题,举办一次“我的青春,我的榜样”主题班会。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的青春,我的榜样

(标题应紧扣情境,回答“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

袁隆平院士去世后,无数人悼念他。这是为什么呢?袁隆平院士为解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贡献。我们正值青春,当以他为榜样。(开头没有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为国家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是我们的榜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与上下文及所阐述观点的联系不紧密,显得有些突兀。)毛泽东在国家危难之际艰苦奋斗,实现自我价值,是我们的榜样。那些在奋斗中献出生命、作出贡献的英雄,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在国家危难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国家奋勇向前,实现了自我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进喜以“铁人精神”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他,也是我们青春之榜样。(毛泽东、王进喜虽然都与国家奋斗有关,但在论述时没有与“青春”这一关键词结合,未能突出榜样对于正值青春的我们的启示。而且文中多次提到自我价值,与分论点的论述脱节。)

为梦想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是我们的榜样。袁隆平出生于贫困家庭,他从小立志要让世界人民吃饱饭。长大后,他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成功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吃饱了饭,为此熬过了多少个日夜,付出了多少泪水和汗水。因为对梦想的追求,他坚持了下来。他为了梦想而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过渡较为生硬,缺乏必要的衔接语句。人物事迹不准确,袁隆平并非出生于贫困家庭。)他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对所举人物事例的阐述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精神品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具体过程与细节,不能充分展现其精神。)

于逆境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是我们的榜样。李雯雯初以为自己会顺风顺水走上亚运会赛场,现实却予以她沉重一击,世锦赛时,她肘部拉伤不得不退赛。伤病康复后,一切从零开始,她更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比赛受伤并不是偶然,更多要反省的是赛前训练”。李雯雯面对赛场失利,并未放弃,反而重新审视自己,提升短板,精进技术,终获得奥运冠军。她在逆境中反思、学习、改进。(这里列举事例后,没有阐述为什么她能成为榜样,以及她的事迹与实现自我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她实现了自我价值,应为我们的榜样。(这几段话多次提到“实现自我价值”,在同一语境下反复出现,重复拖沓,应适当精简语句。)

(这三个论证段的逻辑不完整,只单纯列举了为国家奋斗、为梦想努力、在逆境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是榜样,但对于如何以这些人为榜样,以及在时代背景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缺乏阐述。)

当年也有一群青春少年,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国家奋斗,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为梦想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在逆境中摄取力量(“摄取”用词不准确,改为“汲取”更合适)。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也应心怀家国,树立理想,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愿我们都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努力飞翔,未来可期。(段落结构较松散,缺乏逻辑,前后句子不衔接。结尾没有很好地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升格建议

1.完成情境任务。本次写作要求写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虽然结构形式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但要符合基本的形式要求,包括称谓、开场白、致谢、情况叙述、经验介绍、体会收获、发出号召等。这篇作文没有回答“谁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反而论述了“实现自我价值”,立意偏离题意,没有结合情境,完成写作任务。升格时,要注意结合情境,重新立意,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简洁明快。

2.增强论述逻辑。作文的衔接和过渡缺乏足够的逻辑联系和递进关系,使得整体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不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