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和人生
作者: 米学良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毕飞宇说过,在人生前行过程中,你自己就是惯性的一部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惯性”原本是经典力学中的概念,用以描述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其运动状态的特性。揣摩材料不难发现,这里的“惯性”可理解为生活中的思维、经验、潜力、知识、背景、习惯、态度或行为方式。它有时能帮助我们顺利到达彼岸,有时则会牵制或约束我们,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障碍物。这句话既扎根生活,又带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引导考生思考自身“惯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全面客观地看待思维、经验、知识等对人生发展的影响,探究如何扬弃“惯性”,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材料的核心词有两个:“惯性”和“人生”。考生写作时,如能结合“惯性”的上述内涵,去思考它与人生的关系,属于符合题意;如果只是简单地分析“惯性思维”,或者只讲到“惯性”的某一个内涵,而没有联系现实人生,则算作基本符合题意;如果抛开“惯性”这个核心词,自己另立一个新的概念,或者用另外一个词语(如前面提到的潜力、思维等)替换“惯性”,则属于偏题、离题。
参考立意:顺势而为,加大自身的“惯性”;“惯性”是把双刃剑;拥抱“惯性”,成就精彩人生;让“惯性”成为前行的底气;审慎对待我们身上的“惯性”……
上一篇:
学思融通 以学引思
下一篇:
打破惯性的枷锁,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