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惯性的枷锁,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者: 一考生惯性在潜意识中引导着我们前行,不至于为贫乏单调的日常生活所困。但惯性也制约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因此,欲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须打破惯性的枷锁,驾驭惯性。
惯性,是一种潜藏于我们行为和思维中的力量。从日常习惯的养成,到思考方式的固化,它像一条无形的绳索,牵引着我们在既定的轨道上前行。确实,惯性是个体塑造的重要环节,是人生前行路上约定俗成的“应然”。它幻化出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是习惯爱好,鼓舞着个体在某方面的“持续输出”;是行为准则,寄托着社会有序运行的希冀;更是时代的眼光与规训,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和标准。就如同我们习惯了以某种固定的视角看待问题,就难以接受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惯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们稳定感,但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和突破。
然而,我们不能被动地成为惯性的奴隶,而应该主动掌控它。这需要我们拥有审视自我的勇气和智慧。鲁迅诘问:“从来如此,便对吗?”“惯性”常常走向食古不化。昔时物理大厦上两朵“乌云”犹在,19世纪的学者循“惯性”在传统体系中蜗居,终难觅得真知;新文化运动大潮滂滂,“全盘西化”的“惯性”湮没了多少可与日月争辉的文化瑰宝……“惯性”成为束缚创新的枷锁,抑或蜕化为非理性“群氓”的麦克风,我们应当警惕“惯性”对本我进取心与独立性的戕害。
打破惯性的枷锁,莫忘给惯性刹车。唯有固化的思维荡然无存,科技的利刃才能“新发于硎”;唯有“惯性”的食古不化失去生存土壤,社会才能气正风清。最重要的,对于个人,唯有怀揣“孤勇者”的奋进与豪情,才能无悔于人生一世,逆流而上。
打破惯性的枷锁,学会给“惯性”刹车,不能任由惯性摆布,而要成为驾驭它的骑手。我们应当用审视的慧眼、尝试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行动力,打破束缚我们的惯性之茧,展开自由翱翔的翅膀,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向着未知前行,不断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余华说:“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既然是旷野,为何依循惯性而行?我们当打破惯性的枷锁,探索驰骋旷野的深层力量。
◆点评
作文开头先指出惯性的两面性,再提出“打破惯性”的中心观点。接着对核心概念作了界定,从习惯爱好、行为准则、时代的眼光与规训三个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第三、四段思维转出新的境界,论证“惯性”的负面作用,强调“打破惯性”的必要性。第五段论述我们该怎样做。结尾引用警句,收束全文,有思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