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步炎:钻透一切困难

人物事迹

2021年4月7日,南海,碧波浩瀚。“海牛开始入海!”科考船上,响应指令,名叫“海牛Ⅱ号”的海底钻机缓缓入海,没进深蓝,抵达水深2060米的海底,完成姿态调整后随即向下深钻231米,一举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发出指令的,正是“海牛Ⅱ号”的缔造者——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研制海底钻机,我国没有任何可借鉴参考的技术资料,一切需要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万步炎自学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不但要学,还要成为专家”。除了休息,他不是在书房,就是在实验室。深海锂电池技术、深海控制与视频图像传输技术、深海液压技术、深海电机与变电技术,一项一项,万步炎掌握着深海钻机制造的“密码”。他边学边干,从原理到零部件设计,再到制作成型。“难题不解决,晚上就不回去”,试验、失败、再试验,五、六个人的团队经常干到凌晨,夜以继日、循环往复。2003年,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终于海试成功,在海底下钻0.7米,打下第一个“中国孔”,取回了矿石样本,迈出了中国海底钻机挺进深海的第一步。

“困难越大,我越有劲。把难题克服了的那种兴奋,就像小时候做成一件玩具一样,就是最大的幸福。”面对科研道路上的挑战,万步炎从不畏惧,“越攻关越上瘾”。2003年,国内科考船上装备了电缆,但由于对其性能不了解,没人敢使用。2008年,万步炎第一个“吃螃蟹”,在研制两米钻机时决定启用电缆,通过甲板供电,问题终于解决了。海底地形复杂。岩层有的硬,有的软,万步炎团队首创多功能钻头,既可取硬岩岩芯,也可取海底沉积物,还可进行原位探测。

钻管存储与钻杆快速接卸、智能化与专家操作系统、海底钻机安全可靠下放和回收,一项项目标成功实现,“海牛Ⅱ号”采样效率、取芯质量、自动化程度、可靠性远超国外,所有关键技术均为自主研发。这一切,靠的是团队上下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执着。由于殚精竭虑,万步炎头发白了,但他始终对事业充满热爱:“科研没有哪一项是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失败是非常正常的。失败了就继续努力,另外想办法。我们就该像‘海牛’的钻头,钻透一切困难。”

关键词

殚精竭虑 不怕困难 执着奋斗 直面挑战

“人”为我用

从研制出我国首台深海钻机到“海牛Ⅱ号”刷新钻探深度,20多年来,万步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推动深海钻机技术由“零”的突破到与世界先进技术并跑甚至领跑,体现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