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与家国共振,脉搏和时代同频

作者: 韩广静

【写作示范】

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以后浪之名承前浪之力,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勇担时代重任。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中国青年要关注时代,心怀家国,放眼世界。心跳与家国共振,脉搏和时代同频,砥砺前行,把握机遇,放眼未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杜甫以麻鞋见天子,长问“安得广厦千万间”,到杜牧观赤壁折戟沉沙,深叹“隔江犹唱后庭花”;从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楚囊之情,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碧血丹心……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如今,时代的火炬传到了青年的手中,我们又该如何书写“家国”二字?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更是世界的未来,我们需要将“小我”融入“大我”,让家国情怀在血液中流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骋目未来,勇担家国重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现实,从点滴做起,从自身的学习、实践着手,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爱国之志转变成报国之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应不惧艰难,坚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多年换来中国科技的进步;“农民院士”朱有勇自愿前往扶贫第一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王继才夫妇坚守小岛,肩负戍海卫国的重任……今天的中国是数不尽的青年用奋斗与拼搏铸就的,今天的我们也要“敢啃硬骨头”,立鸿鹄远志,践时代精神。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肩负使命,勇立世界潮头,敢叫日月换新天。未来的世界,关乎每一个青年的前途命运,也取决于每一个青年的拼搏奋斗。我辈青年当携手努力,同舟共济,倾听世界的声音。我们需要同世界一道,既要有“天安门上看问题”的视野,也要有“田间地头找感觉”的意识,还要有“鉴古学今”勇于超越的眼光,与家国,与时代共振同频。

诚如高尔基所言:“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让我们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不负韶华。

【安徽霍邱一中城南分校】

◆点评

作文对命题材料中的“国之大者”“葆有乾坤”进行深入挖掘,立足现实、观照自我、关注世情,以“家国”为核心词,精选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列举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事例,既分析情况,又阐述道理,情理相谐。文中关键处引用的名言,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加了文化气息。

上一篇: 驱遣思想,挖掘材料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