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技成果“爽文化”
“中国科技重大突破,宣告石油时代就此接近尾声”“能源科技重大突破,二氧化碳一步变燃料”“中国一块钱打火机横扫全球”“国产光刻机来了,芯片‘白菜化’在即”……社交媒体上,不少博主要么照扒相关单位的例行公示,自行换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要么截取只言片语故弄玄虚,动辄以“碾压”“终结”等夸张话术吸睛,将科技成果“爽文化”。
以“中国科技重大突破,宣告石油时代就此接近尾声”这个标题为例,文章内容是讲我国新托卡马克装置运行温度超过1亿摄氏度。应该说,这一科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不过,科研成果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一项科研成果的出现,显然不能直接和“石油时代就此接近尾声”画等号。多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不懈奋斗,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在各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突破。但必须看到,这绝非朝夕可成。由于技术工艺、应用环境、市场需求等诸多条件限制,很多科技创新都少不了失败与波折,要投入应用和产业化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盲目乐观和过分焦虑,都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科研舆论生态。
素材解读
成果和差距同时存在,进步与焦虑相伴而行,这才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常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不仅是对科学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应当秉持的态度。不自怨自艾,也不盲目乐观,有包容失败与试错的土壤,更要有冷静前行的心态。
适用话题
实事求是、警惕浮夸、包容与试错、理性与乐观
上一篇:
理性认识“AI污染”
下一篇:
完善架构,作文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