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村字头”文化品牌

作者: 常钦

乡村文化的繁荣,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村歌”“村晚”“村BA”“村超”等“村字头”文体活动持续火热,乡村博物馆、美术馆等成为抚慰乡愁的“打卡地”……各地持续优化乡村文化供给,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不仅促进了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也给乡亲们带来可观收益,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事实证明,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村字头”文体活动像一扇窗,不仅把乡亲们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更多乡村风土人情被看见、被发掘,焕发乡村文化新气象。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坚持农民文化活动农民办,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乡村多元价值,让文明乡风劲吹希望的田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富有农情农趣农味的“村字头”文体活动润泽山乡,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7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