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认知之局限,勇逐求知之无穷

作者: 汪宇

尼采提出视角主义,认为视角决定事实,“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受视角之局限,任何对真理的探索都有其片面性。对此,尼采提出:综合的视角越多,我们越接近于真理。只有认清认知之局限,并将其转化为求知之动力,我们才能让“片面之见”成为涌动之潮水,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探索无穷之真理。

认知的局限性不可避免,或许在多年后的人们看来,如今的我们也如坐井观天之蛙,以有限的目光观照世界。即便认清这一事实,难道我们就可以以身处一隅、难窥汪洋之消极心态,闭目塞听、踌躇不前了吗?不。我们的片面,其实成就了无限可能——君可见远古人类生起第一堆火时的狂喜,可见圆周率堪堪推进六位时古代数学家的雀跃,可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欢欣?也许以今视昔,生火早已不费吹灰之力,圆周率已然推算至万亿位,到达美洲的航线海空皆有,但那又何妨?正如加缪对西西弗斯的评论:“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认知有局限的我们何尝不是在不停地推动一块永远达不到顶峰的巨石?探索未知的激情正是幸福的意义所在,它赋予“片面之见”耀灼日月的价值,也驱策人类不断向前,升起一团又一团进步之火。

认知不是孤立的点,而是时间串联起的无限延伸的线,是始终处于流动语义中的溪流。已知不断革新,并在发展中修正。也许古老的神话在对世界祛魅的当今时代已不再适用,甚至有碍进步思想的觉醒,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曾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希冀、激发他们推进社会发展的热情、维持社会稳定和文明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往昔的“片面之见”催生了如今更加全面的认知,而创新正在不断的打碎、新生、重塑的潮汐中周而复始,成为生机盎然的源头活水,成为发展的动力源泉。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片面之见”的陈叶,彰显着认知的局限,却也化作春泥,不断推动新叶的催生。立在时代潮头,我们无须为革新的“后浪”忧虑——稳立潮头,勇逐求知之无穷,无论春秋代序、时节轮替,我们当始终向前,与进步和真知呼应唱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