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呈现“万象耕新”好风貌
借助北斗智能终端,播种机可实现每千米误差在厘米级的精准播种,并且种子、化肥、滴灌带可同时埋入土壤,每天能播种上百亩。运用土壤墒情传感器,能精确测算土壤肥料需求,实现科学合理施肥,减少农资浪费。纯电动拖拉机充一次电能工作四五个小时,比柴油拖拉机省钱环保,移动补能车5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保证农忙作业不停歇……如今,农业新技术与新装备,被越来越多新农人“玩转”,繁忙的春耕更有“科技范”,提高效率不误农时,规模化作业降低成本。
新农人中不乏“90后”“00后”,他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乐于学习、掌握、应用农业新知识,甚至自己就是农科、机械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有人当起“带头人”,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带动更多农户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有人当起“田保姆”,创建农事服务中心,运用现代农机,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全方位服务。还有农创客直播绿色农业,打造“爆款”短视频,积累品牌效应,结合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再通过电商物流,形成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直通车”。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农创客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带动更多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素材解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目标,关键在人。年轻的新农人展现出朝气、创新、干劲,运用农业“黑科技”发展智慧农业,为“三农”发展添加新活力。
适用话题
乡村振兴、科技赋能、新农人新气象
上一篇:
AI作品助力文化“活”起来
下一篇:
矫正转移话题、油水分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