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转移话题、油水分离的问题
作者: 肖牡 张国光紧扣语境论证,避免转移话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校园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往往都会有标准答案;而现实世界我们面对的事情充满不确定性,绝大多数没有标准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
纵“浪”不确定,
赴确定之航向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题,人们往往因为担心走错方向而不敢作答。其实,无论选择了怎样的答案,只要最终通向自己心中的目标,我们就只管大步向前。
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干扰我们前进的决心。但我们应笃定方向,砥砺前行。正如“萝卜快跑”,虽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应笃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快马加鞭,而不能因为前方不确定的迷雾而“躺平”、止步不前。在众多领域被“卡脖子”的情况下,“萝卜快跑”应当保持一种一骑绝尘的姿态,展现大国风采。
人生亦是如此。毅然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蓉,只因从小以樊锦诗为偶像,便无时无刻不梦想着能献身于考古事业。面对亲戚朋友的劝说、社会舆论的惋惜,她毅然决然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奔去,踏上这条“没钱途”的前途。吾辈青年亦当如钟芳蓉一般笃定自己的目标,奔赴自我的远方。
前进的道路上必定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我们所做的,应当如俞敏洪所说:“要在不确定性中做确定的事情。”纵使海浪发于不确定性的汪洋之中,但只要笃定前进的方向,最终定会抵达所寻求的海滩。
◆问题剖析
这篇作文点明了“不确定性”与“确定”,但在行文中没有将观点和“萝卜快跑”、钟芳蓉这两则材料进行勾连,而是“贴标签”,有油水分离之感。在行文中转移话题,只是一味写做确定的事情需要什么样的品质。升格时,要关注“不确定性中做确定的事情”这个大语境,进行综合论证。
直面不确定,
迈向确定性
世事有太多的不确定,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确定的答案。就好比有很多条路可以穿过森林,到达向往已久的大海。当我们心中的目标已定,又何必再去纠结那片森林里有什么,有“确定”方向的大海,足矣!
人生来就害怕未知,不确定性总让人惶惶不安。但我们不妨设想,世界如果失去了不确定,所有东西的运行都被模式化和标准化,这真的值得高兴吗?这让人想起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他在自己“标准答案”的人生里出走,走向了“不确定性”,仅为追求自己“确定”的画画理想。这是为什么?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给出了他的答案:当走出那个被定义确定的世界之后,选择未来不确定的楚门,才真正走向了他自己的世界。
我们要敢于积极地面向不确定,怀着确定的目的、底气与决心一往无前。外部的环境往往风云变幻,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自身。钱学森面对回国路上的种种“不确定”,仍怀着自己明确的志向回国投身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直面横跨大西洋的不确定性,依然确定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到底什么是确定?它是一种内心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们——即使前方有无尽的不确定,依然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过于在意外部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失去了敢于面对不确定的勇气,也没有了迈向内心确定的底气,终日在偌大的森林中争抢寥寥无几的果实,忘记了开辟那条通向大海的道路。怀有楚门向前走的勇气,坚定选择“月亮”的步伐——这样我们才能够活出自己“有答案”的人生。
◆升格点评
作文依据“标准答案”,围绕“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出中心论点“直面不确定,迈向确定性”。论证方法多样,假设论证、引用论证都贴合文意,很有说服力。观点和材料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文末回扣材料,深化主旨。
规范论证段,避免油水分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总在接收世界的馈赠:阳光的恩泽,风暴的洗礼,玫瑰的芬芳,荆棘的刺痛。有人将生命视作被动的容器,有人却在馈赠中雕刻自己的形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见解。
拥抱世界赠予的机遇,长出饱满的羽翼。我们双足站在大地上,目之所及都是世界赠予我们的机遇。然而,我们却常常与之擦肩而过。主动拥抱科技创新,王兴兴在机器人领域拔得头筹,交出了“宇树科技”的完美答卷。“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世界并不缺少机遇,而是我们缺少深邃的目光和实干的臂膀。吾辈青年应将自己调整为主动姿态,紧紧抓住机遇。
拥抱世界赠予的挑战,经过洗礼的羽翼才能飞出完美的弧线。拥抱机遇固然重要,然而直面挑战也同样重要。主动拥抱时代洗礼,视挑战为人生试金石的人,才能逆锋得势。被动的人,会选择逃避挑战,选择安逸,最终必然弱不禁风。主动接受世界赠予的挑战与洗礼,王永志面对质疑,耗时18个月打造新型大火箭;俞鸿儒在研究风洞时,将房子被炸毁看作动力来源;黄旭华在实验室用算盘算出核潜艇的数据……他们没有将世界赠予的挑战看作负担,而是或化作前进的动力,或变为经验与教训。珍视世界赠予的挑战,是“成大事”的先决条件。
——《以世界馈赠雕刻自己》
◆问题剖析
这里节选了两个论证段,事例只简单列举,议论混乱。材料归材料,观点归观点,观点和材料油水分离。升格时,考生要注意论证段的组织,首先写观点句,其次写阐释句,再次写材料句,然后写分析句,最后写结论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证说理段。当然,论证段可以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齐全,也可灵活地只写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或者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
拥抱世界赠予的温情,长出饱满雄健的羽翼。我们双足站在大地之上,目之所及都是世界赠予我们的机遇。然而,机会无数,总会与被动接受者擦肩而过,却必然与主动拥抱者并驾齐驱。搭时代之文明列车,香雪走出小山村,追寻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弄时代改革之浪潮,小岗村的村民拟写第一份“土地承包责任书”,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乘世界科技之新风,王兴兴在机器人领域拔得头筹,交出了“宇树科技”的完美答卷。“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世界并不缺少机会,而现实中的人们缺少了发现的目光和实干的臂膀。主动拥抱这份机遇,能长出雄健的羽翼,助我们飞上云天。
拥抱世界赠予的冰霜,雕琢强壮矫健的身姿。温情能使我们灿烂多姿,然而冰霜更能令我们屹立不倒。主动拥抱时代洗礼,视冰霜为挑战,视险途为试金石,我们才能够逆锋得势。迎接挑战是王永志面对质疑,耗时18个月打造新型大火箭的坚定;是俞鸿儒在研究风洞时,将房子被炸毁看作动力来源的知难而上;是黄旭华一把算盘打出关键数据的坚持。诸如此类向难而生的人,没有将世界赠予的挑战看作负担,而是将阻力化为动力,以冰霜雕琢强壮雄健身姿,睥睨天下。
——《以世界馈赠雕刻自己》
◆升格点评
这两个升格片段中,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齐全,具有充分的论证性,实现了材料和观点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