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读写结合”命题特点及高效备考

作者: 唐福玖 李贞

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命制作文题已成近两年新高考的流行趋势。

一、命题特点

1.“读写结合”方式命制试题

高中语文教材按照“读什么”就“写什么”的“读写结合”理念处理读写教学关系并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写作文体、话题、知识基本从单元阅读教学内容中产生。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首次借鉴教材的“读写结合”理念命制试题材料,在作文试题材料中用“本试卷”将阅读材料与写作话题关联起来。2024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则借助“正如”这个类比思维术语,将写作话题部分与阅读材料内容进行强关联和联想,启发考生思考和探索自我人生中更多的“未知之境”。这种命题理念极有可能会延续到下阶段的作文命题中,考生在高考作文复习备考时要有这种“读写结合”的备考意识。

2.写作话题呈现哲理性

近两年,高考作文的写作话题与三个哲学追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高度一致。新高考作文的写作话题紧扣考生真实生活实践,启发考生对如何过好当下和规划未来生活进行哲学思索。命题呈现出鲜明的发展性。

(1)由“现实空间”走向“未知空间”。如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写作话题中的核心词是“空间”,该作文意在引导考生对“如何在当下空间生活好”进行哲理性思考。青少年给自己开辟的空间,既可以是物理层面的现实空间,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虚拟空间。考生若能从哲学视角思考如何在空间的开辟中促进自我更好的成长,写作的站位会更高远。再如2024年新高考Ⅱ卷写作话题“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引导考生思考哲学的终极追问——“我们要到哪里去”。“未知之境”是指未知的某种空间,从概念划分看,既包括地理疆域上的那些没有被探索和发现的物理空间,也指向写作者心灵和精神深处有待突破、超越、探索的精神空间,能够引发考生对自我未来“需要一个怎样的空间生活”“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好好生活”这两个问题的联想和思考。

(2)由“发掘生命的空间价值”到“探索生命的时间价值”。“未知之境”这一文题除了引导考生发掘生命的空间存在价值,还引导考生思考和探索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考生要思考和探索如何从当下时空存在的价值观困惑中走出来,在将来未知的生命时间之流中,不断反思和超越自我,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从考查思辨能力转向考查联想和创造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强化了对考生思辨思维的考查力度,“多元关系思辨作文”成为高中阶段考场作文写作的主要类型。从2023年开始,新高考全国Ⅱ卷的写作话题都选择用一个立场和观点均明晰的逻辑判断句表述,并给定了明确的写作观点、核心概念和立意指向。写作话题不需要考生进行权衡和思辨分析,而是转为进行类比、联想、迁移和创造性分析。相比于那些将思维限定在辨析和搭建不同概念之间的多元关系的思辨型作文,这种写作指向明确的作文能够引导考生由点到面地进行思维发散。考生想要对这两年作文写作话题进行哲学性思考,就要沿着核心概念“空间”“未知之境”发散自己的思维,展开横向、纵向和逆向联想。以“未知之境”这个作文为例,通过现代文Ⅰ阅读材料的讨论话题“中国航天人不断探索遥远深空”和该文题写作话题可知,考生需要沿着核心概念展开多维度横向联想,丰富写作的内容。具体而言,需要将中国航天人敢于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探月精神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比如攀登高峰和游历险境的探索经历;通过课本学习,对未知的化学、生物领域重要现象和问题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联想到国家、民族在多个领域的探索;再联想到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红船会议到长征,从抗战到建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现在的富强社会,共产党人一直用自身的实践诠释着“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精神……

二、备考策略

新高考作文“读写结合”命题形式让考生将阅读所获通过写作呈现出来,尤其是写作所需要的素材都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实现了“读写结合”和“教考一致”的新高考命题要求。

1.树立“读什么”就“写什么”的“读写结合”理念

在阅读中,考生要建立阅读材料和实际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创设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读写情境,重点训练类比联想、发散迁移和实践创新等思维能力,用文本所获的知识和能力,以写的方式来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2024年的作文命题术语“正如……我们每个人也都……”就很好地搭建起了阅读材料、阅读所获与真实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比如下面的学习活动:

看了屠呦呦对青蒿素的介绍,相信各位同学对具有治病功能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找一种自己看到过或听到过的中草药植物,实地观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阅读所学的说明文结构知识和说明方法知识,写一篇介绍该植物特点、药效、治病方式、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科普性说明文。

该活动意在搭建阅读所获与真实生活经验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考生需要深入阅读文本,获取文本相关知识,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实现读写素养的融合提升。

2.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思想情感,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言说行为和精神性创造行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如“抵达未知之境”这道作文题,考生不论是写现实空间还是未知空间,除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外,还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体会,对为什么需要开辟空间和探索未知空间、需要怎样的空间、如何开辟和探索等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以此用文字表达对成长、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的独创性认识,解决自己的生活困惑和人生价值观迷茫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