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发声展道义,适时沉默显智慧

作者: 李瑞瑄

热点素材

传播好声音

春节期间,广大网民积极发声、热情创作,展现了各地的乡土气息、民风民俗、人文底蕴,为春节期间的网络空间奉献了更多精品佳作,让远隔千万里的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新春乐趣、佳节欢腾。同时,“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宣扬猎奇行为、违背公序良俗问题,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问题,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色情赌博引流、网络诈骗问题,鼓吹炫富拜金、无底线追星问题,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等在全网进行了“大扫除”,守护网络一片清净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群众、丰富节日生活。

◆素材解读

每个网民都是网络空间的一分子,其言行、举止、倾向影响着网络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鼓励并引导广大网民发布好作品、传播好声音,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是汇聚网络正能量的必要之举。只有让理性的声音多起来,才能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发声当有边界

2023年8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正式公布。《规范(试行)》新增“禁止院士公开发表与自身专业领域无关的学术意见”等条目,进一步明确了院士的职责使命,并增加了“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等要求。院士不仅要在专业领域上高人一筹,也要在科学精神上行为世范。此前,社会各界热议有的院士不当发声问题,其中就包含了对打着院士旗号参与商业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的担心。

◆素材解读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响当当的荣誉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院士更应将头顶光环作为肩头责任,保持科学家本色,恪守科学家本分,坚持实事求是,对非专业领域保持一份谦虚与敬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习作展示

荀子有言:“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诚哉斯言!我们青年要勇于发声,以实际行动扶将倾大厦,挽既倒狂澜,发正义之声,行大义之道;亦要适时沉默,收敛锋芒,厚积薄发。

青年要敢于发声,剑指邪恶,担时代之责任。

纵观古今,邹忌直言进谏,以亲身经历劝齐王广开言路,察纳雅言,成就了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大好局面;鲁迅弃医从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横眉冷对千夫指,以笔为投枪匕首,直刺敌人要害;“朝阳大妈”敢于发声,将蝇营狗苟之辈送进法律之门,维护社会秩序。在当今时代,若少了敢于直言发声者,若少了积极作为的建设者,我们怎么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要审时度势,适当沉默,以厚积待薄发。

越王勾践会稽战败后,不甘沉沦,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以沉默之心积蓄力量,三千越甲终吞吴;众人质疑声将“汽修女孩”古慧晶包围,但流言击不倒她坚定的热爱,她不与他人争论,而是在沉默中学习技能,提高自身,最终获得国家劳动技能大赛一等奖。由此观之,“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我们在面临外界的压力时,不一定要立刻出声反击,更好的办法是以“风雪压我三两年,我笑风轻雪如棉”之姿,选择适时沉默,静心沉淀。沉默,并非逆来顺受、懦弱逃避,而是在洞悉全局、认清实际后,收敛锋芒,内敛含蓄,厚积薄发。

青年对外要有针砭时弊、敢于发声的勇气,对内也要有韬光养晦、修炼自身的静气。

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便捷而迅速,我们可借此打开自己的视野。看见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们要勇于发声,也要适时沉默。面对破坏社会公序良俗的现象,我们要敢于为真理呼号,秉笔直书,敢怒敢言,扫除不正之风;而当看不清全局、未知全貌时,我们当谨言慎行,不主观臆断,不盲从滥言,适当沉默,冷静判断。我们可以选择“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处事态度,亦可坚守“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至理格言。我们应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或发声,或沉默。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喧嚣处适时沉默显智慧,于无声处勇于呐喊展道义。

【陕西汉中中学高三(1)班】

◆点评

本文标题掷地有声,明确地表达了观点。开篇以材料中荀子的名言导入,点明青年要勇于发声也要适时沉默的观点,简洁有力。考生思维全面,对发声与沉默进行了辩证的思考与批判,层次清晰,语言老道,难能可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