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下厨房”
前段时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全民艺术学堂”开设“公益烹饪课”后,报名热度不减,进班名额遭到了市民“疯抢”。据介绍,往年“全民艺术学堂”多以书法、绘画等文化类,提琴、古筝、芭蕾等歌舞文艺类为主要课程,今年之所以新增厨艺课,是因为学厨艺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
为了增强可预期性与可控性,为了吃得更放心、更舒心,掌握烹饪技能自己动手做饭,在一些年轻人那里,就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动手可以吃得更有品质;另一方面,在终身学习方兴未艾的当下,通过学习来掌握一技之长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渠道。“公益烹饪课”能够让年轻人将有限的时间花在有价值、有意义且有收获的事情上,让年轻人发现和寻找更好的自己。
素材解读
美好生活既要“美”也要“好”,“美”是审美要求,“好”是质量要求。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下厨房做饭,不仅有助于提高居家生活的质量,也有助于提升审美观念、丰盈精神家园。
不论是在菜市场里买菜,还是在厨房里“热辣滚烫”,充满烟火气的生活方式不仅让人们的口腹之欲得到满足,也让精神得到慰藉。
适用话题
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精神家园、精神慰藉
上一篇:
发现乡土文化之美
下一篇:
爱心“单人餐”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