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报告
考点阐述
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分析新闻的思想内容;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设题方式
一、分析新闻结构的作用
设题点:
1.新闻标题的作用:(1)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2)对吸引读者的作用。(3)对表达读者的观点和感情的作用。(4)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新闻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的作用: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3.主体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作用:文章中间用较长篇幅介绍了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背景的作用: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赏析新闻的语言特色
设题点:
1.准确。新闻语言要求准确。准确的数据能使事实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
2.生动。新闻语言生动形象。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会有形象生动的特点。
三、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
设题点:
1.从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角度设置。
2.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设置。
3.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设置。
4.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设置。
5.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设置。
6.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设置。
四、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
设题点:
筛选并整合事件场景、文中人物的事迹、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观点。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需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意表达。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
五、评价新闻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和社会功用
设题点:
主要观点的考查。首先要筛选和整合出文本中关于观点的信息,然后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加以解答。主要观点考查题的解答,要在文本的结构、大意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评价首要的原则是“以本为本”。
基本倾向的考查。新闻应追求客观公正,但作者往往在亲历重大历史或自然事件时会受到影响,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在不影响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基础上,写出为公众所接受的作品。答题时要考虑文本特征、文本内容、社会动向和公众心理等。
社会功用的考查。即对文本主题的把握。通过阅读,概括出文本中心,然后联系社会现实,予以正确的评价。
六、深度思考和判断新闻的某种特色
设题点:对新闻的某种特色进行思考和判断。
首先要对通讯和特写的主要特色有一定把握,可以从作者的关注点和报道角度,特写的聚焦性、描述性、感染性,文本的时效性、真实性、受众性、针对性等作思考,联系文本主题作出合理判断。
七、洞察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理解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把握其典型意义。
八、探讨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设题点:
1.依本探源。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表明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2.内引外联。利用命题人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究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注意标题、作者、注释和文本中出现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信息(衣着、语言、器物等)。特别注意,题目不一定直接问意图和背景。
九、探究类题型
1.内向型。从原文筛选信息来答题。常见提示语:(1)请联系原文。(2)请结合文本内容。(3)就其在文中的……作分析。
2.外联型。结合实际或自己的想法来答题。常见提示语:(1)请结合现实……(2)对此,你如何评论。
3.内外结合型。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答题。常见提示语:(1)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现状(现实)。(2)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对……的了解。(3)这则新闻向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你有什么建议(看法)?(4)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从文中看……你怎样看?(6)请分条陈述这则新闻获奖的理由。
提分要领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人物通讯具有以下特点:(1)善于通过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透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2)善于写出人物的个性,不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人物通讯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即详尽、具体而形象地陈述新闻事件的通讯。它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他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反面事件的通讯。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即关注新闻的记叙要素,把握新闻的大致内容。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三、理行文线索,厘清段落层次
即摸清新闻的脉络、顺序,目的是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即辨析新闻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式,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部分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新闻讲究“用事实讲话”,要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五、挖中心主旨,理解新闻意义
即要领会新闻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从而体会新闻意义。重点关注“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即分析新闻的表现手法,来欣赏和探究新闻的艺术性。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且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应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手法来分析。
拓展延伸——新闻各部分的作用:
1.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引题(引标),可以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可以对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可以揭示重要的事实,也可以是结果的提要。
2.导语。即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中心。常见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3.主体。即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新闻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4.结语。即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