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
题型设置
笔者对2023年全国卷和新高考卷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情况整理如下:
从表格可以看到,与两套全国卷相比,新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的题量有所增加。从考查角度上看,新高考Ⅰ、Ⅱ两卷的共同特点是客观题由综合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一道题增至分别考查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赏析的两道题,这使考查更加全面,同时也对文本阅读提出了更准确、更精细的要求。从主观题设置来看,命题均着眼于对理解、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阅读能力的考查,与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形式基本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全国甲卷重视群文阅读,而2023年重视单文本阅读,选文注重选用名家经典。
考查重点
1.选文文学化,注重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彰显立德树人
2023年高考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选文多为人文情怀浓郁、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丰富、文本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兼具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弘扬精神内涵价值,彰显传统文化自信,注重人性事理思辨,此为2023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的突出特点。
2.考查多元化,局部整体并重,凸显阅读素养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角度很多,命题或着眼局部,或着眼整体,形式多元化。尤其是新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关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以单独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既可以着眼宏观设定,也可以立足微观来命制。客观题题量的增多,增加了考查的广度与精度,而就新高考卷的主观题而言,赏析特定表现手法、探讨特定人事物内涵、赏析谋篇技巧等设题角度,都鲜明地体现出对能力层次、素养导向等方面的考查。
总体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注重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命题着眼于八个命题点:形象塑造、行文思路、主旨思想、语言表达、艺术手段、篇章结构、材料剪辑和环境描写。
3.命题精细化,因文设题,强化“文本情境”
“情境”是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2023年新高考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就是“因文设题”:“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题目提示考生在作答时要根据文本中的“筹备及演出过程”注意回答层次。新高考卷不再是按照某一种固定的题型来命题,更注重文本阅读“真实情境”的体验,较为有效地避免了“套路化”,既体现出命题的专业性,也彰显出“考试公平”的原则。
应考策略
1.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关注高考命题方式
对高考语文试题进行分析,是为了探寻高考试题所释放的改革信号。
同时,熟悉并掌握高考真题的解题思路,讲宽讲深高考试题的拓展面,可以让考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2.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复习过程教考衔接
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能力都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的内容,其落点都在教材之中。所以,复习时我们要立足教材,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各种常规题型,培养思维,应对变化,灵活运用。
3.关注多种阅读方式,扩大阅读视野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经典文本的阅读,多进行课内外阅读,丰富阅读经验,扩展阅读视野,夯实语言积累。
4.重视艺术鉴赏评价,掌握解题技法
分析小说、散文,把握概要,赏析艺术特点,并能够进行个性化解读与评价;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析,积累鉴赏专业用语,强调阅读的独特感受;强化创新练习题,能够联系文体知识解决情境问题,规范答案,努力使答案专业化、规范化。
考点阐述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为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考查内容。其中的小说阅读不但需要考生系统地学习知识点,更需要考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考查的难度和深度都相对较高。
小说阅读能够让考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这不仅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也是培养考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引导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关注文本本身,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
小说阅读的高频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情节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环境描写的特点概括与作用分析;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小说语言的分析与鉴赏;探究文本。
设题方式
一、情节的概括与分析
1.概括情节型
2.分析情节型
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1.整体分析概括型
2.局部分析概括型
三、环境描写的特点概括与作用分析
1.赏析自然环境描写型
2.赏析社会环境描写型
四、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
1.叙述视角型
2.技巧分析型
五、小说语言的分析与鉴赏
即对文本中的语言风格、语体色彩等进行分析与鉴赏。
六、结合文本探究
1.探究主旨意蕴型
2.探究情节构思型
3.探究人物形象型
4.探究标题型
5.探究表达技巧型
提分要领
一、情节的概括与分析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等),推动××情节发展(进入高潮或转折)。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心理),有助于塑造××的形象。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答题模式:①题干若问“××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答题模式为:总分: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分别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分总: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结。②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常用的答题模式为:××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
三、环境描写的特点概括与作用分析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答题模式:①自然环境本身(交代xx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xx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②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表达技巧的分析与鉴赏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答题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五、小说语言的分析与鉴赏
考生可以参考以下答题模式:表现手法+表情达意+艺术效果,即运用了什么技巧,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心情,收到了什么效果。
六、结合文本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