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

作者: 周丽君

任务锦囊

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是理解文学作品的钥匙。从形式上来说,一篇文章从微观到宏观是由字、词、句、段、篇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些字、词、句、段、篇排列组合的规律就是语言表达的规律,也是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字”,就是分析“炼字”,梳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考查“词”,就是分析修辞手法,梳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考查“句”,就是分析表现手法,梳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考查“段”,就是分析结构方式,针对的是文章的情节脉络。这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梳理,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指写作对象,一般包括人、事、物、景、情、理。写人写景用描写,写事用记叙,写物用说明,写情用抒情,说理用议论。所以只有把五种表达方式和六大写作对象结合起来欣赏,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下面的表格,供考生理解和分析作品时使用:

考生可以运用这张表格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综合分析,梳理出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对应的内容。在语言表达的考查中,有以下几种题型,考生要注意答题方向:

1.客观题。先看题目,找准题干,明白出题人意图。再看选项,选项可以帮助我们划重点、理层次、定位原文。选项与原文对应起来可以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客观题的选项还可以辅助回答主观题,因此考生对选项要有目的地针对性阅读。

2.主观题。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观题一般包括概括题、手法题和作用题。概括题一般问“是什么”,大多是含义题、观点题、探究题;手法题一般问“怎么样”,大多是考查炼字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式;作用题一般问“为什么”,大多是考查效果、用意、好处。答题时,考生要先读题,知道考查的内容,根据题目锁定原文;然后分析锁定句子之间的关系,运用相应的概念、术语等给出答案;最后结合文本,删除重复的部分,合并同类项,用关联词或分类方式连接梳理所有有效信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