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夯实语言基础
作者: 刘应福学习任务
汉语一般可分为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高考语言表达题重点考查词语运用、效果分析、病句修改,所以我们要重点了解“词”“短语”“句子”这三级语法单位。
知识整合
一、词
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词可以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1.实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4)数词,表示数目。(5)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常与数词结合,合称数量词)。(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2.虚词。(1)副词,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包括表程度的“很、极、非常、太”,表时间的“已、刚、将、马上”,表范围的“全、都、总、只、仅”,表情态的“正好、刚好、依然、悄悄、竭力”,表语气的“或许、绝对、没有、难道、尤其、甚至”,表频率的“又、再、还、仍、往往、常常”,表肯否的“一定、大概、没、未必”,等等。(2)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制或补充作用。包括表对象关系的“把、被、对、对于、关于、连”,表处所、方向的“在、向、从、往、朝”,表示时间的“从、自从、当”,表状态、方式的“用、以、按照”,表原因的“由于、因、因为”,表目的的“为、为了”,表示比较的“比、跟、同”,表排除的“除、除了”,等等。(3)连词,起连接词、短语、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如“和、跟、与、同、及、而、或、如果、只要、因为、虽然、即使、不但”,等等。(4)助词,附着在词、短语、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吗、呢、吧、啊”,等等。(5)叹词,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应答,可单独成句。(6)拟声词,模拟声音。
二、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加上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可以独立成句。按照结构特点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
1.并列短语,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数量词等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互不修饰限制(但不少并列短语中的词有先后顺序),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词连接。
2.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中心语是名词或动词、形容词,名词前的修饰语是定语,之间可用“的”字连接;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是状语,之间可用“地”字连接。
3.动宾短语,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合而成,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处所等,常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4.后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合而成,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之间可用“得”字连接。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构成,由表示被陈述和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合而成。大多数情况下,主语是一个名词或代词,谓语则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
三、句子
从句子结构而言,句子可分为单句、复句两大类句型。
1.单句。分为一般单句和复杂单句两种。一般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复杂单句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有的主谓句中,谓语复杂多样,在结构和表达上有些特殊,称为特殊单句,包括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等。
2.复句。(1)并列关系复句,分句之间的关系或是并列的,或是对举的。常用关联词有“既……,又……”“既……,也……”“又……,又……”“也……,也……”“不是……,而是……”“是……,不是……”。(2)递进关系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尚且(况且)……,何况……”。(3)选择关系复句,非此即彼,或此或彼。常用关联词有“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或者……,或者……”。(4)转折关系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分重转和轻转。重转,语意重心在后;轻转,语意重心在前。常用关联词有“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但、却)……”“……只是……”“……反而……”。(5)因果关系复句,前因后果,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推断出结果;前果后因,前面分句说结果,后面分句说原因。常用关联词有“因为……,所以……”“既然……,就(那么、那就)……”“之所以……,是因为……”。(6)假设关系复句,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有“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再……,也……”。(7)条件关系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类。常用关联词有“只要(一旦)……,就(便)……”“只有……,才……”“除非……,否则……”“无论(不管、不论)……,都……”。
四、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是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组成句群的各独立的句子之间可以用语序直接组合,也可以用关联词语组合。根据句群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句群可以分为并列、顺承(连贯)、解证、选择、总分、递进、因果、目的、转折、条件、假设等几类。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三十岁以前,我是一名地质队员,徒步乌江流域,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于我而言,没有比一览众山小更愉悦的了。这样的愉悦,美妙无比,却又 A 。而这样的难以表达的感受,我在骨子里想与人分享,于是我成了一名作家。在成为专业作家的近三十年里,一名地质队员的初心让我 B 地行走在乌江流域,没有怨言,只有愉悦。贵州有一百二十五万多座山峰,“万峰成林”这样的词在数据面前也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如果说,作为一名地质队员,跋涉在这块土地上让我惊叹;那么,作为一名作家,我 C ,想找到能真实表达心情的词语。最后我想到了惊叹的近义词——震撼!惊叹和震撼,还是有区别的。惊叹,在脸上;震撼,在心上。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下列句子中黑体的“与”和文中黑体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感性与理性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两个重要维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有宽容的意识,要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
C.为了更好地发挥本次座谈会的作用,与会人员依次进行了经验介绍。
D.“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我们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页岩油主要来源于生物残骸的降解和转化,这与石油类似。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的生物残骸沉积在水底,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这些生物残骸最终 A 。在页岩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沉积,经历了压实、水分蒸发、矿物质沉淀等。随着地质作用的不断进行,页岩油在地层中不断累积,从而形成页岩油储层,这才具有开采价值,如果 B ,开采是不划算的。页岩油的含油饱和度较低,就意味着单位体积的页岩油中 C 。
与石油相比,页岩油的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因而开采难度较大。然而,页岩油储量丰富,发展前景好。与石油相比,页岩油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因而,页岩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2.请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英谈村的红色面貌与红色历史 A 。当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太行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它的肌理中深深渗透进血与火的荣光。一座称为“汝霖堂”的大屋,是当年八路军总部办公地,站在院落里,可以眺望远处称为“天下之脊”的巍巍太行,纵贯晋冀豫,以其山高因而势险,居高临下,一种豪情和振发之意 B 。英谈这个偏远村落,也是被战斗的岁月所包浆过的,因而更添其雄性的刚毅质地。站在这片土地上,我无法不意识到英谈村是一种历史的活态,也是生命 C 的存在,他经常引发我们的渴念,这是因为我们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同时向未来敞开——因为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啊——如同孩子,对于存在的永恒,抱持着无边的好奇和幻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请将画线句改写为以“英谈村是”为开头的单句。
答:
3.文中黑体字均指英谈村,但两处用字不同,试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