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点的设置须严谨、准确

作者: 王淦生

为了远行,我做好了准备

◎一考生

开头:这一次的远行,不但指我们即将离开母校奔向更远的地方,而且指我们心理的成长。

分论点一:远行,意味着舍去。“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若是想奔赴更远的地方,我们就必须作出一些取舍。

分论点二:远行,意味着变化与适应。我们将脱离舒适圈,走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想要更快地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融入新的集体。在新的环境,我们只有将自我与环境适应、贴合,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分论点三:远行,意味着要有开阔的视野。我们将走进一个新的世界和交际圈,见到的人、事、物都是路上的风景,而这些风景会使你的偏见消匿无踪,让你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而它正好与马克·吐温的名言不谋而合:“远行,是偏见的天敌。”

结论:让我们身披戎装,手持宝剑,整装出发,来一场盛大的远行吧!

上面是原作的主体部分,可以看到,中间的三个片段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然而这三个分论点没有界定论点的内涵,没有确定所涉及的范围,其中分论点一还犯了偷换论点的错误。此外,三个分论点的逻辑顺序也出现了错误。在升格时,要将分论点一从远行的概念转移到远行的条件上来;三个分论点的顺序也要按照“视野——行动——改变”来调整。此外,论点的表达欠清晰,一些句子过于“求新”反而导致语义不明,需要进行修改。

为了远行,我做好了准备

◎一考生

开头:这一次的远行,我们将要离开亲爱的母校,奔向陌生的地方,接受新的挑战,追求身与心的成长。(适当补充内容,明确“远行”的内涵。)

分论点一:为了远行,我们要有开阔的视野。因为只有看清远方的目标,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因为只有具有开阔的视野,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远行路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美好的风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沿途的风景停下追求的脚步。“行百里者半九十”,有梦想的引领,有开阔的视野,我们将行稳致远。(将“开阔的视野”调至此处,是为了强调“视野”和“目标”的意义。)

分论点二:为了远行,我们要轻装上阵。泰戈尔有言:“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若想奔赴更远的地方,我们就必须作出取舍,轻装上阵。今天,我们须从零开始,步履矫健,奔赴远方。(分论点的修改,加上名言的出处,使上下分论点的衔接更严谨。)

分论点三:为了远行,我们要学会改变与适应。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脱离舒适圈,面对陌生的环境,加入新的集体。如果想要更快地提升自己,我们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新的环境就好似一片陌生的丛林,我们身处其中,必须善于自我调整,使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如此,我们才能与新朋友携手共进。(修改后,分论点的表达更加准确。)

结论:远方不远,未来已来。远方,是希望,是未来,是我们整装待发的方向。奋斗的日子,青春不老;磨砺的征程,宝剑锋利。我们身披戎装,手执利剑,踔厉奋发,共赴美好的明天!(结论更加合理,结构更加清晰,表达更加精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