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斋说(节选)

作者: 〔元〕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赏析】

正如明代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所指出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样,本文作者有理有据地论证了立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文章一开始,作者就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人的立志比作射箭:只有瞄准靶心,才能射箭成功;只有立志,才能实现人生目标。相反,如果不设置靶心、目标,即使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也无法施展技能而抵达目标。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因为他没有目标,所以,君子也不会结交这样的人。承接第一段内容,第二、三段说道:对于善于治学的人,若懂得了这个道理,则启发、获益良多。因为学者的理想就如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心一样,如果不这样,缺乏明确的志向、目标,多半会无所成就。可见,立志是多么的关键而重要。在作者看来,明确方向后,就要矢志不渝。也就是说,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后,就要为之而努力,比如拜师、交友等都是必要的。不仅如此,平时也不可怠慢,只有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方可达成目标。在文章的末段,作者先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接着,又引用名人的话,来充分论证立志的作用;继之,进行反面假设,表明不立志便一无所成;然后,以孔子为例,阐释了立志的不可或缺;最后,以双重否定句再次重申立志的急迫与重要,与第一段遥相呼应,使论点得以凸显与强化。

可以说,本文说理明晰,结构紧凑,语言通俗,值得学习与借鉴。

上一篇: 答吴充秀才书
下一篇: 情绪价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