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更快、更高、更强
聚焦热点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不但在传统优势项目中争金夺银,还在具有充分竞争属性的项目中创造历史。让我们共同为中国力量点赞,为奥林匹克精神喝彩!
【热点1】
薪火相传:延续光荣与梦想
当樊振东战胜对手,夺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站在场边的中国乒乓球队教练王皓振臂欢呼,与樊振东相拥庆祝。王皓曾连续3届闯入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3次获得亚军。退役后,他成为教练,培养队员为国争光。从王皓到樊振东,传递着对乒乓球的热爱,更传承着项目发展的使命。
陈芋汐/全红婵夺得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台金牌,振奋人心。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设置该项目至今,中国跳水队从未让金牌旁落,全红婵的主管教练陈若琳曾在奥运会该项目上连续3次夺得金牌。巴黎奥运周期,陈若琳帮助全红婵反复打磨动作细节、调整比赛状态,助力她更好地成长。
◆解读
为国争光的信念、顽强拼搏的斗志、永不言弃的态度……体育精神在一代代中国运动员中发扬光大。在传承中凝聚力量,在团结中砥砺前行,期待中国体育“传帮带”的故事不断延续。
【热点2】
打破纪录: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19岁的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让人们再次感受到速度之美。潘展乐还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游出45秒92的成绩,打破了纪录。赛后接受采访时,他云淡风轻地说:“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目标可以随便定,但努不努力是自己的事。”
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21岁的郑钦文战胜了从未战胜过的波兰名将斯瓦泰克,并在决赛战胜克罗地亚选手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选手获得的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斯瓦泰克现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选手,此前与郑钦文的6次交手全部取胜。郑钦文赛后感慨:“我曾经输给她6次,是为国比赛给予了我更多力量。”郑钦文认为自己在第二盘打得更加聪明,“落后时我没有想过放弃,我要一分一分去争,网球是一个永远都有机会的运动,不到最后谁也不会知道结果。”她直言,自己从来没有连续两天征战这么长时间的比赛,突破了极限。取胜的秘诀,除了坚决执行积极主动的技战术,还有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解读
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电光石火间,快与慢、胜与败、欢笑和泪水交织,运动员身体与精神承受着双重挑战。正因有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勇气,他们才打破纪录,获得成功。
【热点3】
奋斗青春:激扬中国体育精神
瞄准梦想,17岁的黄雨婷和19岁的盛李豪,射落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实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两届夺得奥运首金的瞩目成绩;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陈艺文、昌雅妮顺利为中国跳水队夺得“开门红”,夺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玩儿”进巴黎奥运会的11岁女孩郑好好,用滑板作“翅膀”,在巴黎奥运会“飞翔”;15岁的杨思琪帮助中国冲浪队敲开了巴黎奥运会的大门,她也是我国唯一一名出征此次巴黎奥运会的冲浪选手。
此次奥运会,中国共派出400多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超半数是首次参加奥运会。他们在奥运赛场激扬中国体育精神,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他们用一流的竞技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向世界证明,中国体育的年青一代正成大材、可堪大用;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一道,挥洒汗水,释放激情,缔结友谊。
◆解读
这些踏上奥运赛场的“00后”,甚至“10后”选手们,锚定梦想勇敢追逐,在传承前辈拼搏精神的同时,不仅展现敢打敢拼、自信阳光的形象,更在世界舞台上大方自如地秀出中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