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上的中国科技

中国制造、技术与团队,已成为巴黎奥运不可或缺的存在。从“子弹时间”转播技术到可实现3D时空定格和360度回放的AI增强技术,中国科技企业在多个领域为巴黎奥运会提供了高科技产品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从小小乒乓球到庞大转播车,从地面设施到云端平台,中国科技处处可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中国科技给奥运会提供了巨大支持,未来将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

在专业竞赛领域,每项运动均追求极致的个性化装备,以实现运动员的“精准适配”与“轻盈竞技”,这背后融合了纺织、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及精密测量等多学科智慧。不只巴黎奥运会,在备战北京冬奥会时,科研团队就针对中国运动员生理特征、运动表现以及湍流控制理论,在风洞实验室中测试超1000小时,通过高性能服装为运动员争取到微小的时间优势。

“更快、更高、更强”,这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在104年前的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它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和全球化加速的百年,运动员在体育赛场不断突破人类极限的同时,无数科学家、工程师也和他们一样,每天都在孜孜以求不断拓展着人类知识的边界。时至今日,面对奥运会中每一枚金牌的争夺,我们的心态已愈发成熟与从容。在奥运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科技正悄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4年8月5日)

上一篇: “中国智造”添彩巴黎奥运
下一篇: 木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