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

作者: 夏心冉

窗前有溪流,屋后有密林,门前有菜地,院中有鸡群——这是我外婆家的小院。院中是幢木屋,大大小小的木头纵横交错着,形成了一个“凹”字。

中间空心的部分,是大厅,一根根粗壮的木头围成了厅里的三面墙。正墙上,贴着一张画像。大厅没有门,会落下灰尘,但这张画像始终干净如初。我们这里,许多人家都在大厅挂着类似的画像。儿时,我问外婆:“外婆,这张画像上的人是谁啊?为什么我们都要把他挂在家里?”外婆摸了摸我脑袋,说:“他是我们的大英雄!”

厅里的其他两面墙上都被锤上了钉子,挂着劳作要用的工具。大厅的地面没有像别人家那样铺着瓷砖,仍旧保持着它原始的样子,坑坑洼洼的地面如同山峦般连绵起伏。儿时的我正值打纸板的“鼎盛时期”,和伙伴们各自手拿一叠自己制作的纸板比赛。每当纸板摔在凸起的地面上,便会发出“啪”的一声,但随着另一个纸板的一记“侧切”,它便被击打到空中旋转一圈,最终完成翻身动作。欢呼声与叹气声顿时充斥着整个大厅,而外婆则坐在木板凳上,手里择着菜,笑看着我们这些孩子。

木屋还有一个大大的阁楼,顺着爬梯爬上去,里面大小不一的木材被整齐地堆放在一起,零零散散的杂物也被丢弃在此。这里是我们捉迷藏的好地方,但若被大人知晓擅自上了阁楼,当然也少不了一餐“竹笋炒肉”。大家玩累了,饿了,便一哄而散,各回各家。我则跨过高高的门槛循着饭香来到厨房。一眼望去,整个厨房被烟雾笼罩着,外婆铲锅翻勺的动作在其中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烧时的柴火气,还有外婆炒菜的饭菜香。而满溢的柴火饭的香,是我的心头好。它所拥有的味道是煤气灶所不能产生的,唯有用柴火才能激发出米饭真正的清香。

餐厅与客厅是一起的,厅里摆一张小桌。吃饱喝足,放好碗筷,孩子们便又出门寻找玩伴去玩耍了。到了冬天,孩子们不出门玩耍了,众人就围坐在大火桶里,嗑嗑瓜子,谈谈趣事,释放一天的疲惫。夜深了,天空中只闪烁着星星的点点光亮,大家都回房间入睡了。木屋的木香充盈着整个房间,把一天的疲惫与燥热都悄悄驱散了,是天然的助眠剂与降燥剂。

外婆的木屋错综复杂,容纳着庞大的九口之家,也给儿时的我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听母亲说,这幢木屋是外公自己一手建筑起来的,让我不禁赞叹外公的巧手妙思、外婆的精心操持。希望这幢木屋里的一家人,欢乐永远、幸福安康。

【湖南安化县第二中学,指导老师:陈艳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