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春暖花开时

作者: 彭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吟着千年前的诗,他蓦然想起那年初春,风卷起沙粒肆虐,柳条来不及吐出新芽,就被缠上黄灰的枷锁。

他看着眼前的沙丘,被风吹散又聚拢,沙子在空中低飞,却无纤云相伴——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雨了。

风漫无目的地飞着。他回首望去,在那遥远的、望也望不到的地方,是层层青绿、无限江山。

他又想起故乡了,当沙粒散尽时,生机勃勃、满目青绿,那才是春天该有的模样。

他又想起故乡了,此时大概是翠雨戏春燕之时,哪像这儿,黄沙满地,旱风涸天!

然后呢?来此地是为何呢?

他沉默着,靠着身边的胡杨。

有人问:“继续走吗?”

“当然。”

他出发了,投身于万顷黄沙之中。风沙虽然淹没了他的足迹,却为他吹开了前进的道路。

“到了。”眼前是一片树林,是胡杨林。那是一片难得的绿洲,观测站建在那里。

“哟!新人来了!”一声叫喊,让目光全都聚焦到他身上。他看着围过来的人,眼里闪耀着光芒,宛如这荒漠中的绿洲,孕育着生机与希望。

“江南来的高材生,能扛得住这大西北的风沙吗?”

“我要是扛不住,又怎能走到这儿来呢?”

“行,有干劲!以后你就是我们的队员了!”

那人伸出手,他也伸了过去,两个人握手。他仿佛感到大地脉搏的跳动,身体已与脚下的土地相连。

“我们这个站也是最近才建成,目前主要是观测周围的地形、土壤、水、天气等,现在你来了,也可以开始生物研究了。”

“嗯。我大致看了看,胡杨是经典选择,梭梭与碱蓬也不错。”

“这儿的胡杨长得可好了,枝繁叶茂,看得人斗志昂扬。”

“毕竟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一棵树便能守望西北风沙千年,我们更应如此!”

“嗯!加油,好好干!我们来到这儿,治理一片风沙,守护一方土地,用自己的人生开出一片翠绿,人生便无悔了。”

他再次看向他们,看向绿洲,看向荒漠,看向远方与将来。

“其实我有个愿望,就是把树种到玉门关,在那儿等春暖花开。”

“哦?是为啥?”

“因为,我的名字叫春风。”

【浙江绍兴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英才(3)班,指导老师:蒋平】

◆点评

这篇作文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线,展开了一段充满希望与奋斗的故事。

1.主题深刻。作文通过主人公对家乡与西北荒漠的对比,深刻地传达出对生态治理、守护祖国土地的坚定信念。“春风”这一名字的寓意,更是将个人的愿望与改变西北环境的宏大目标紧密相连,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从一开始对西北荒漠的感慨,到毅然投身其中的坚定,展现出勇敢、坚毅和有责任感的形象。而其他队员们的热情欢迎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也为故事增添了温暖和力量。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群体,形象鲜活生动。

上一篇: 叙写曲折故事,刻画鲜活形象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