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转型“协奏曲”
宽敞的司机驾驶室、智能化的司机操纵台、明亮的瞭望窗……不久前,7款身披“绿衣”的系列化新能源机车正式在北京亮相。这些机车具有低碳零碳排放、低噪音、高效率运行等优点,可满足国内外钢铁、矿产、电力、煤炭、港口等企业铁路运输场景需要。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大量传统装备制造业正在进行绿色化升级改造,新兴节能技术及装备产品不断推广应用,向绿而行成为潮流。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绿色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需要财税、投资、金融、价格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要打好组合拳、奏好“协奏曲”。这一过程中,用好标准“风向标”,至关重要。以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为例,自2005年实施以来,强制性能效标准标识不仅显著提升产品节能低碳水平,也成为引导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力量,累计节电约3.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投产发电20年累计发电量的2倍。既通过强制性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又以绿色标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转型升级在平稳发展中实现。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如何有效消纳绿电成为一个巨大挑战。绿证制度的建立,带动了绿色电力消费,也进一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截至2024年7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16.8亿千瓦,装机占比超过54%。
素材解读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强化统筹协调,推动精准落地,做好动态优化,完善长效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定能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适用话题
绿色转型、统筹协调、绿色低碳、美丽中国
上一篇:
科技助力“文化出海”
下一篇:
表达有理有据,语言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