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苏州

作者: 王彦博

【写作示范】

苏州,与省会南京同处长江南岸,与“魔都”上海相距不过百里。但它没有南京的严谨与整饬,更具江南水乡的温婉与随意;也没有上海的压力和拥挤,更表现出园林城市的宁静与闲适。你随便走进一处园林,随意找张石凳坐下,看小桥弯弯,听流水潺潺,观粉墙黛瓦,赏庭院深深,微风送来吴侬软语,林间传来昆曲评弹……你或许很难将眼前的景象与一个经济体量排名全国前十的超大城市联系在一起。

苏州园林举世闻名。你可以说苏州城遍布园林,也可以说这座城就坐落在园林里。园林之中,你随处可见各种古建筑——虎丘塔、寒山寺、玄妙观、沧浪亭……这些建筑不仅存活在传诵千年的诗词里,更坚守在苏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傲对着历史的风霜。即使从未去过苏州,相信你也一定知道苏绣、缂丝,听过昆曲、评弹,品过碧螺春、生煎包……它们都源自苏州。提到这些,有没有让你耳目愉悦、口舌生津?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底蕴深厚。范仲淹、范成大、唐寅、文徵明、冯梦龙、金圣叹、顾炎武、叶圣陶、费孝通等数不胜数的文化名人诞生于此。历朝历代,苏州曾出过56位状元,彰显出苏州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卓越成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绝不仅仅指风景、美食之类的感官之愉,更有文化、教育的精神营养……说苏州人杰地灵,恐怕没有人会有异议。

然而苏州这样一座文化名城、经济重镇,竟然没有一座机场。就在许多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兴建机场的情势下,苏州愣是在这方面“躺平”。或许在他们眼中,西接无锡,东邻上海,皆有超大机场,其间不足一小时车程,苏州又何必凑这分热闹,耗费人力、物力、土地资源,还要增加城市污染和噪音?

由此,你可以想象苏州人的精神特质了:务实。该发展的,一招不让;无需费心的,退避三舍。苏州这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工业城市、文化城市、科教城市……方方面面,都位于全国前列,放眼全球也有不错的位置。同时,这也是一座温婉城市,有自己的节奏和格调。

“江苏”这个名字,乃是古代江宁、苏州二府的合称。今天,江宁(今南京)和苏州也成了江苏的标杆城市,一个厚重大气,一个温婉秀美;一个更多烙有政治历史的标识,一个成为经济文化的模板……而苏州因其务实和含蓄,于古于今都风光无限。

【江苏盐城市景山中学】

点评

考生从城市特色、园林风光、名胜古迹、地方物产、文化底蕴等角度分析苏州方方面面的宜人之处,尤其对不建机场一事作了独到分析,凸显出苏州的发展风格——务实。最后,结合“江苏”一名的由来,总结苏州特色,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在表达方式的选用上,这篇散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呈现出丰富的内涵。

1.描写。对苏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了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苏州园林的宁静之美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对苏州的古建筑进行了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这些古建筑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沧桑与庄重。

2.叙述。叙述了苏州的地理位置,清晰地交代了苏州的地理方位,讲述了苏州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让读者对苏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议论。对苏州没有机场这一现象进行了议论,通过分析苏州不建机场的原因,引出对苏州人务实这一精神特质的探讨。对苏州和南京、上海进行对比评价,表达了对不同城市特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也进一步引出作者对苏州的认识。

4.抒情。文中多处流露出对苏州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文中通过抒情与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苏州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