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可预制,生活能吗?

作者: 王解语

在探讨“预制朋友圈”现象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触及当代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核心议题——真实性的丧失与自我呈现的标准化。朋友圈本是我们记录生活、表达真实自我的渠道,如今“预制朋友圈”等不尽真实的内容逐渐占领我们的微信,侵占了我们向外输出自我、向内审视自我的通道。雨果曾写道“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气和水填满了天空和海洋,人们的心灵却是空落落的。他人眼中的艳羡并不能真正充盈我们空虚的心灵,我们需要沉淀,真正走进生活,感受浩气磅礴的名山大川,感受厚重斑驳的城墙古镇,感受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将所见所闻内化为所感所悟,而非只是展现为浮于表面、模式化的“精致生活”。在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寻找回归真诚与个性化表达的道路,重拾那份对真实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摘编自“红网”2024年9月29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