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体现时代特征
作者: 王淦生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两句话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文章和诗歌都应当为时事而创作。可以说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计民生、直面社会现实,是议论文最显著的特征。而考生必须对时代充满关注,对现实满怀关切,对改造社会痼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自己笔下的议论文能展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特征。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议论体现出时代特征呢?
一、让表述的观点与时代合拍,让思想体现时代精神
要做到这一点,考生必须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勤读多思,让思想成为“有源头”的“活水”。如此,方可保证我们提出的观点不保守、不落伍,有创见、有新意。如2021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的片段: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现实中,“精致的利己主义”、功利的心态蒙蔽了许多年轻人的双眼;“佛系青年”“丧系文化”“躺平族”又让多少年轻人变得消极颓废,这些都是因为不相信“可为”导致的。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青年学子不思有所作为,难不成都要去“啃老”“躺平”吗?曾记否,西方列强觊觎中国,有志青年师夷长技以求救国;曾记否,日寇铁蹄蹂躏华北,救亡青年走出书斋四处奔走呐喊;曾记否,改革春潮涌动,热血青年殚精竭虑以求与世界接轨……正是他们,让濒危的中国免于灭亡,让停滞的中国经济得以腾飞。因此,只有摒弃内心“无所作为”的庸俗念头,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肩头能负重,人生才能紧随时代的脚步,生命才能熠熠生辉。
这段话前半部分对两类看似对立、实则同质的年轻人不健康表现的分析就很有见地,很见深度。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者只相信“投机”可以“取巧”,不相信“奋发”可以“有为”;“佛系青年”和“躺平族”则干脆躺倒,无所作为,这两种人最终殊途同归——都会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青年进步的负面力量。这段分析,体现出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观察与思考始终与时代同步,议论分析自然会切中时弊,体现时代特征。
二、论述的问题有现实意义,所用素材有时代气息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和时下很多优秀的作文,都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热点事件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就促使考生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必须时时关注时事热点,思考和感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如2021年全国甲卷优秀作文《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的片段:
这些“90后”(90多岁的人)尚且不放弃耕耘奉献,“后浪”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石墨烯驾驭者”曹原不断创新,“田园达人”李子柒、“鸡司令”尚育康等用网络讲述中国故事,助力乡村脱贫、振兴。一代代人用行动与坚持,成为时代的楷模、青年的榜样。
考生将当下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运用到了自己的考场作文中,并以此作为话题触发点,阐述“坚持有为,方能大有作为”的道理,这样的议论特别富有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因此,考生必须关注国家大事、时代风云,才会让议论更具时代感。
三、议论手法更丰富多样,让作文富含现代元素
如今的议论文早已不同于从前的模样,它们大多从固定、刻板、枯燥的老面孔下解脱出来,变得更富理趣、更有意味、更求文采、更具美感。尤其是受到文化散文和说理散文的影响,我们的中学生作文也开始渗透进了许多“文艺”的元素,比如采用精彩的由头,追求语言的优美,注意句式的错综,推敲作文的布局,讲究视角的新颖,摒弃刻板的说教,崇尚说理的趣味……这无疑会使议论文向散文化方向发展,使新时代议论文更有新时代的味道,更耐读,更吸睛。如2021年全国乙卷优秀作文《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的结尾:
我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熔炉中,我锻炼了最强劲的修养之弓;我自豪,在时代榜样的引领下,我选择了最锐利的思想之箭。我激情澎湃,面对祖国的召唤;我会迈开大步,奋然向前。佛系,不是我们青年人的名片;躺平,不会出现在当代青年的字典。我们青年人有着一个更为远大、更为璀璨的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要去实现!
只要我们思想观点同步时代、论题素材贴紧时代、议论手法跟上时代,就不难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给人以正能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