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升级的核心要素
作者: 于国松
立论讲究角度新、切口小,打开思路
“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帅”就是论点。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态度。
1.立论角度力求新颖
立论要新颖,就要在原有的主题上升华,使得作文整体上有创新,表达的思想内涵更深刻。如有考生利用逆向思维,发现了熟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另一种解读,然后就此作文,以疑问始,启发人思考:“远”处不可知,多“虑”实无益。后用两个典型事例充分说明了只顾“远虑”的后果,进而树立起了自己的新观点——活在当下,把握现在。作文结尾,考生巧妙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不可无远虑,也不可只远虑。这就从习以为常的熟语中发现了新的可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2.立论切口小巧灵活
立论要抓住论证的重点,从小的角度论证,可以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到“点”。“从小处着手”处理立意,可使大题变小题,繁题变简题。比如对于下面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我们就可以缩小范围,选取小角度切入。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这则材料是关于“空间”的,考生可谈生活空间、学习空间或者思维空间;可谈对待空间的态度,如保持的、打破的、开创的,但我们不能把这些都写进文中。如果我们在“空间”前后添加一些词语,就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范围:留一点空间给孩子,拓展想象空间,打破思维空间,守住心灵空间;请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寻找快乐的空间;成长需要空间,等等。
论证讲究合理,思维辩证
论据必须要和论点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才有说服力。如果仅仅是事例堆砌,则有油水分离之感。考生可以运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合理分析,让论据为论点服务。
1.反向假设增加力度
即针对所列举的事实论据从反面进行假设,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对论据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如《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一段话就是典型的反向假设论证。
2.正反对比增加深度
即把事例中包含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对比起来分析,从对比中领悟深刻的道理。如用孙膑的故事论证“才智的发挥,需要有好的环境”,我们可以结合马陵道的胜利,将他在魏国的遭遇和在齐国的礼遇对比分析,证明环境对人才发挥才智的重要性。
3.因果分析增加厚度
即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下面这段话就是典型的因果分析论证: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两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撤离理由让在场的将士都信服。但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而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语言讲究文采,增强可读性
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笔者认为“形象思维”可以具体化为:议论文语言须“诗文名句+成语+比喻”三者组合。
1.“诗文名句”巧妙嵌入
组合“诗文名句”的议论文必然可读,耐读。作文中所引用的“诗文名句”须引而无痕,嵌入巧妙。如:
对待“失”,同样需要明辨。一辨失之因。彼与彼年相若,师相同,为何他成绩优异而我停滞不前?是我方法不对,还是我不够努力?是我目标有误,还是我动力不足?明辨失之因,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化失败为成功。二辨失之果。有人面对失败如临深渊,以为一次失败就意味着“前途无亮”,人生已到终点。于是,自暴自弃,颓废沉沦者有之;呼天抢地,寻死觅活者亦有之。他们不知道,苦心人天不负,虽只剩三千越甲,亦可吞并强吴。
明辨之后,当然要笃行。先天得到的资源是你占据的有利条件。“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站在更高的起点之上,我们更应奋力挥动翅膀,才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如果开局拿了一副好牌,结果却变成了输家,那就太可惜了。
后天努力获得了一时的成功,只能代表你过去的成绩。小富即安?知足常乐?我看是得意忘形,不求上进。至于失败之后当如何,更无需多言: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真的猛士,当然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然后继续奋然前行。
“彼与彼年相若,师相同”化用韩愈《师说》;“苦心人天不负,虽只剩三千越甲,亦可吞并强吴”化用蒲松龄对联;“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红楼梦》;“才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化用庄子《逍遥游》;“真的猛士,当然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化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五个诗文名句,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读来让人酣畅淋漓,浮想翩翩。
2.成语抑扬顿挫
汉语言中,成语是最为凝练的。上文中,考生所用成语散落全文,犹如星垂夜空,熠熠生辉。如“停滞不前、如临深渊、小富即安、知足常乐、得意忘形、不求上进、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等成语运用恰切,读起来抑扬顿挫。
3.比喻润色语言
比喻是润色议论文语言的利剑,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易,化枯燥为生动;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如上面的文段中,比喻句就非常出彩,尤其是对课文中的比喻直接化用,形象、耐读,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