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作者: 喻思南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0

选材要精到

范本呈现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从飞天探索到太空安家,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我国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有一股活力澎湃的青春力量。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科技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占比超过50%。青年才俊担起重任,离不开航天领域重视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他们接力成长,又为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青年精力旺盛、创新活力较强、条条框框束缚少,对外部变化感知更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往往能够做出有创造性的成果。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青年在成才的关口得到支持,就可能帮助他们走出摸索期,催生出创新的“奇果异香”。

我国的创新实践证明,青年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能够挑大梁、当主角。如今,无论在科技创新前沿,还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战场,青年人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0年底,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横空出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完成这一重大成果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支以“90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古DNA技术是国际科研团队竞争的新焦点,不到40岁的付巧妹为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一支年轻的国际化团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成为这一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为5G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华为研发团队,主力人员平均不到30岁。

为了让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近年来科技界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优化评价体系,一批有抱负的年轻人得以轻装上阵,挑战重大科学难题。倾斜科研资源,科技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约80%设立了青年科学家项目;在新部署的战略先导专项里,中国科学院计划一半以上基础研究项目用于支持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设立资助专项,从“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到“青年英才计划”,这些“扶上马送一程”的举措,帮助青年科研人才走好科研生涯关键的第一步。

同时应看到,在营造良好成才环境上,我们仍有完善的空间。比如,评价标准上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又如,在不少领域,青年科技人才仍然存在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让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还有必要扎实推动科技政策落地生根,在科研资源分配体系等方面做好设计,建立青年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竞争的良好机制。我国青年人才储备丰富,创新干事的空间广阔,要培植好成长沃土,让青年人才在更多岗位挑大梁、当主角。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20日,有删改)

提炼

1.善于求“典”彰力量

对于一篇议论文而言,选材是最重要的,材料的典型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典型,一是所引用事例应众所皆知,是名人事例;二是事例应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有代表意义。比如这篇时文就选取了我国航天领域、量子计算领域、古DNA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典型材料来论证论点,可谓典型而有代表性。

2.倾注“真”情撼魂魄

作文讲究“真实”,特别是选材的“真实”。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作文选材的真实呢?我们要注意选择真实人物素材入文,也可以选择新闻报道的真实时事入文。对于一些材料细节,不可出错,如人物的姓名,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的处理进程,等等。比如这篇时文从飞天探索到太空安家,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这些材料的真实性除了真实的项目、领域、成果外,还将年龄统计结果引入文中,更强化了其真实性,使得说理有力,震撼人心。

3.努力求“鲜”立潮头

所谓求“鲜”,即新颖、别致,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那么,如何才能达到选材新颖这一要求呢?一是多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新闻报道,比如这篇时文就选用了最新的时事;二是换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敢于求“鲜”,这样就能标新立异、新人耳目。比如这篇时文就从“为了让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近年来科技界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同时应看到,在营造良好成才环境上,我们仍有完善的空间”这两个角度选材论证,引人思索的同时,也让人耳目一新。

佳作展示

青年担道义,热血铸人生

胡怡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青年一代理应以自己微小之力,筑大国之基。

“辛苦一代人,幸福三代人。”且看张桂梅校长舍弃小我,成就无数人。为了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她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辞辛劳,身体被时光摧残,青丝被岁月染白,实为吾辈学习的楷模。“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再看塞罕坝林场工人,他们同样日复一日守护着祖国的绿色事业,艰苦创业。他们将青春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且看袁隆平院士为了让人们吃饱饭,提高粮食安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他的汗水流进土壤滋润了禾苗,也滋润了国人的心田。“一刀济天下,肝胆两昆仑。”再看“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院士为多挽救生命,80多岁的高龄依然坚守在手术台上,以手术刀为武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时代楷模。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且看今朝,戍边战士陈祥榕正值青春年华,在护卫国家领土时英勇牺牲。他用青春和生命为吾辈树立了一座丰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再看往昔,赵一曼牺牲时只有31岁,江姐牺牲时只有29岁,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青年勇往直前,不计生死,才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青春之歌。他们用行动、用生命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真意,彪炳史册。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按照李大钊先生的话来说,青年一代从古至今都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四季更迭,历史变换,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入我们手中。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是当代青年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蹀躞千里,踽踽而寻。青年一代唯有不断努力,将自我能力最大化地施展出来,并把如炬的双目投向远方,永远心怀他人,永远热爱国家!

青年一代理应学习时代楷模,以自己荧烛之光,照国之光明,“唯知跃进,唯知雄飞,唯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安徽霍邱一中高三(31)班】

点评

作文开头直接引用名言作为领起全文的引线,然后又辅之以典型的事例。通览全文,文中尽管自主性的阐释不多,但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提炼事件,用极具概括力的文字浓缩事件所蕴含的道理,引证与例证有机结合,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作文的主题。作文以“以自己微小之力,筑大国之基”开头,以“以自己荧烛之光,照国之光明”绾结,开头与结尾的相呼应,使作文结构表现出圆融之美,在前后照应的同时,深化了主旨。

【陈士同/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