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导写 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作者: 黄小萍

漫画作文导写 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0

模拟文题

赏析这幅漫画作品,根据要求写作。

请在仔细观察左面这幅漫画的基础上,理解漫画的寓意,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幅漫画的主体是一个孩子拿着一幅写着“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的字条站在阴影里,两眼露出无奈而求助的目光。这无疑说的是一个教育问题,尤其在当前“双减”的时代背景下,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话题,也是与莘莘学子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的一个话题。“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这句话就是作文的主旨所在,也是核心立意。在审题立意时,考生需要分析这句话的“话中话”:是谁不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动机或理由是什么?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对“我”的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有什么“前车之鉴”能证明他们是错的?有什么教育名言能证明他们是错的?有什么“用自己的方式长大”的成功事例来证明“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是正确的?

这篇作文的写作重点、难点在于,考生要将自己确定的主旨巧妙地对接到个人前途与家国情怀这个大主题上来,升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主题上。

习作展示一

助“自立”共“成长”一色

潘诗婷

余光中先生曾说“我与一株顶高的树立着,却并不靠着”,强调了成长过程中自立自强的必要性。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而这幅漫画中,一个孩子被笼罩在父母的阴影之下,拿着一幅写着“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的字条,两眼露出无奈而求助的目光。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当下的教育焦虑如同一把利刃悬在每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头上。“知识就是力量”“技多不压身”等口号似乎也被赋予了某种魔幻色彩,暗含着父母拳拳爱子之心。但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当今时代悄然发生了变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今教育最需要重视的,是给予孩子成长与自立的空间。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们见证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盛况。苏翊鸣少年折桂,在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以两个惊艳的“空中旋转1800度”提前锁定冠军;谷爱凌上演“雪场花木兰”,在U型池决赛中挑战高难度动作,以压倒性的优势摘得桂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父母的尊重与支持。谷爱凌说母亲尊重她的想法和意愿,总会在她每次尝试后送上最为真挚的赞美与鼓励;苏翊鸣则表示在十几年的滑雪生涯中,父母不仅尊重他挑战极限运动的兴趣,而且悉心呵护,并给予鼓励。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如果没有恰如其分的家庭教育作为灯塔,孩子就难以找到前进的方向。

青年、时代、国家,是同频共振的。青年自立使青年自强,青年自强使国家自强。“海啸级后浪”曹原在“微石墨领域”大放异彩,被称为“石墨烯的驾驭者”。曹原和大多数人小时候一样活泼好动,乐于拆解、鼓捣电子产品。不同的是,他的家庭格外重视对他动手能力的培养,甚至为他设置了家中“实验室”,支持他的兴趣与研究。他坚持不懈地攻克物理领域的难题,发现石墨烯的超导效应,研究成果轰动学术界,开辟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为祖国的科技长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深信教育是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如是说。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力量,青年力量则需要家庭教育的加持。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助力孩子“自立”共“成长”一色,给予孩子自立成长的空间,成就国家栋梁。

【福建泉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年级】

点评

作文开头恰到好处地引用余光中先生的诗,直接点出漫画的寓意,有文化底蕴;接着在第二段顺理成章地导出了“自立成长”的核心论点。作文在论证中以名言论据为经,以事实论据为纬,二者有机融合,论证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就是让子女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立成长。最后引用名言结尾,点题的同时重申论点,并对作文主旨进行升华,上升到了家国情怀的高度。

习作展示二

“野蛮”生长,蔚然成树

谢婉青

“请让我用自己的方式长大!”漫画中的孩子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漫画中父亲与母亲的影子笼罩住了孩子,父母的限制让孩子失去自由长大的空间。殊不知,只有让种子“野蛮”生长,种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领略天地间的美好。

父母总是说“我们是为你好”,让我们用他们的方式来成长。然而孩子是羽翼尚未丰满的雏鹰,应当从悬崖上急速坠落借力飞行,再按照自己的适应程度一遍遍找到飞行的规律。可父母站在过来人的角度时刻关注、劝导我们,让我们失去很多自我成才的机会,也失去了自我成长的经验。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摸索着成长,才是最好的成长方式。

作为家长,既要学会放手,又要懂得及时引导,让我们自立自强,让我们肆意生长,同时给予及时引导。这样的教育下,我们怎么能不优秀呢?正因为谷爱凌的母亲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她需要时给予支持,谷爱凌才成功挑战了1620度的高难度动作,获得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冠军。追风少年刘屹靖从小对风暴痴迷,他后来成为职业风暴摄影师,同样是因为他的父母没有限制他的爱好,也没有以固化思维教育他,反而选择成为他前行路上最可靠的后盾,“喜欢风便让他去追”!终于,这个“野蛮”生长的少年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了真正的追风少年。谷爱凌、刘屹靖是幸运的,他们没有在思维固化下长大,而是跳脱出“阴影”的笼罩,又不失父母的鼓励,长成了参天大树。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都渴望摆脱束缚,也都渴望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方式成长。对父母而言,爱是关怀,教育是规范;于我们而言却是束缚。那么,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情况,多与父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自由生长比定式成长获得的经验更丰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自己的方式,“野蛮”生长,个性成长!只有这样,社会上才会有更多样态的花草,祖国的土地上才能长出更多的参天大树。

“野蛮”生长,蔚然成树。跳出固有的生长空间与方式,以自己的方式长大,领略万事万物的奥秘;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与世界“过招”吧。

【福建泉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年级】

点评

所谓“题好文一半”,从题目上来看,“野蛮”一词用得醒目,是考生对于“天性”的另一种诠释,有吸引眼球的力量。作文从家长“放手”的角度,写了谷爱凌、刘屹靖的成功——“野蛮”生长,蔚然成树,很有说服力;最后以名言收束全文,回应漫画的主旨,重申“用自己的方式长大”的重要性,并以“野蛮”生长点题,升华主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