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也是一堂课
每到大学毕业季,媒体报章总免不了盘点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校长已然成为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主角”,而校长演讲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成为大学人文精神的总结和凝聚。毕业典礼已经成为大学教书育人这个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2022年7月的“毕业季”,“应变”“责任”“不遗憾”等成为校长们致辞中的高频词;青年一代该如何处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时代、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则是共同谈论的主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院士寄语毕业生彰显大情怀,共赴时代之约,牢记“国之大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勉励青年从优秀走向卓越,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则叮嘱学生们要能应对大时代带来的困扰和不确定性。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勉励师生“不要局限于一时,不要只盯着脚下”“抬起头来,看看远方”,站住脚,立住身。
在武汉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窦贤康院士特意弯腰蹲下,为被称作“轮椅学霸”的张济凡拨穗。几年来,学校贴心地将坐轮椅求学的张济凡的教室和寝室都安排在一楼,方便他出行,直到他如今顺利完成学业。当天,学校还为过生日的毕业生送上一份订制“校训蛋糕”,让毕业生们感受到了满满的仪式感。
在厦门大学的毕业典礼现场,全体毕业生三次起立,向恩师鞠躬致谢;向从事图书、网络和实验技术等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人员鞠躬致谢;向正在观看典礼、摄像头后面的父母和亲友鞠躬致谢。
1.青春成长。这一幕幕感人瞬间,无疑将印在毕业生的脑海里。大学和校长们的走心之举,换来的是毕业生暖心的记忆。毕业典礼上的这些叮咛嘱咐,紧扣当下青年所关切和困惑的问题,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搭建了一座桥,强化了学生们事事关心、声声入耳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仪式感。人生并不会在毕业典礼的这一天突然发生改变,我们的成长也绝非一日一时之功,而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持续过程。但是,毕业典礼提供了一种仪式感,让我们能够以最直观、最强烈的形式,感受到这种改变和成长的分量,从而让我们更加清醒而昂扬地去承担我们应当承担的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毕业典礼提供的仪式感,赋予我们告别学生时代的勇气,帮助我们感知信念、意义和自身的力量。
青春、感恩、成长、情怀、担当、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