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 自信无畏,不惧向前
许渊冲,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年轻时的许渊冲从法国学成归来后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他发现中国的经典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很大程度是因为唐诗宋词等国学精粹难以被原汁原味地译成外文,当时大多数翻译都是尽可能地按照字面意思直译,而中国诗词往往意在言外。
在许渊冲看来,“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独一”,不应该受语言的限制丢失了内核与灵魂。于是,许渊冲在汲取前人翻译理念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优化论”,主张翻译要努力做到“意美”“音美”“形美”,三美齐备。他的理论一经宣扬,立马遭到了译界的质疑和反对。
然而许渊冲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依照自己的理论进行翻译,笔耕不辍。在他的努力下,《诗经》《楚辞》等充满中华古典文化韵味的古老诗歌被翻译成外文,得到外国读者的一致认可。他翻译的《西厢记》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评价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法译版《中国古诗词三百首》中的一些译诗被国外的大学选作教材。
素材解读
许渊冲精通中外文学,深谙名著典籍,在深刻把握中外文化的差异之余,他还格外下功夫钻研英文和法文的单词韵律,力求将中华诗词的音韵格律之美还原在外文译作中。
从弱冠到耄耋,翻译事业六十余载漫漫长路,许渊冲自信而无畏地向前。百岁之际,年月定格在他身上的,不仅有坦然的笑容,还有一份充盈于心的自信和无愧。
上一篇:
全红婵: 小小巴黎,拿捏
下一篇:
柿子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