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记忆

作者: 翟子腾

秋风起,黄叶飘,又是一年柿子红。老家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地头屋后的柿子树独立寒秋,那些圆滚滚、红彤彤的柿子犹如一盏盏温暖的小灯笼,悬挂在枝头,散发着甜蜜而温馨的光芒,照亮了我的童年。

陀螺大战

等待柿子成熟的漫长时光并未阻断我们寻找乐趣的脚步

柿子花刚谢,青涩的小柿子便悄悄地探出了头。这时,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找到新的玩乐方式。。用小青柿做陀螺。我们弯着腰,拾起地上被风吹掉的几颗小青柿,轻轻剥去它根部的萼,再找一根细长的木棍或竹签,小心翼翼地插进柿子中,一个精巧的陀螺便诞生了。轻轻捏住竹棍顶端,用力旋转之后立刻松开手,小陀螺便在桌子上、石板上翩翩起舞,宛如一群轻盈欢快的芭蕾舞者。

我们热衷于比赛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最长。阳光下,陀螺欢快地旋转,形成一个个小小的青绿色漩涡,几个小脑袋紧紧凑在一起,面红耳赤地大声吆喝着“转转转”“倒倒倒”,欢声笑语在空中久久回荡

浆柿子

转眼八月,柿子渐渐泛红,馋嘴的孩子们早已急不可耐。这时,奶奶便会施展她的拿手绝活。用温水做浆柿子。

我们将柿子摘下来,奶奶从中精心挑选出那些个大饱满、完好无损、色泽鲜亮的柿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洗净。随后,奶奶将柿子一个个放入温水中,在确保它们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再用洗净的树叶轻轻覆盖,最后用锅掩住盆口。

经过几天的焦急等待,浆柿子终于大功告成了。看着奶奶将金黄的浆柿子一个一个捞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一口咬下,“咔嚓”一声,清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蔓延开来,令人回味无穷。奶奶满脸慈爱地望着我,温柔地说道:好吃吧,奶奶做了大半辈子的美味,肯定甜到你心里。”。

挂柿饼

终于到十月了,柿子树披上了红艳的盛装,一枚枚柿子宛如盏盏小巧而精致的红灯笼,在枝头欢快摇曳着。每当这时,我便满怀期待地央求爷爷为我摘柿子。爷爷总是笑眯眯的,手握一根长竹竿夹子,竹竿的另一头轻巧地在枝头穿梭,将一颗颗红柿收入背篓之中。那些熟透的柿子,轻轻一碰,便会“啪嗒”一声,优雅落地。若此时用竹竿去夹,便会不慎戳破柿子,只留一地遗憾。这时,我们爷孙俩总会心有灵犀地叹口气:“哦,真是可惜了!”。

摘下的柿子,软些的便可即刻享用,皮薄肉厚,轻轻一吸,甘甜如蜜,而不腻口;或置于炉火旁微微烘烤,那滋味更是妙不可言。至于那硬些的柿子,则成了奶奶手中制作柿饼的绝佳原材料。奶奶细心地用刨子为柿子褪去外衣,我在一旁忙前忙后,时而整理柿子皮,时而递上新鲜的柿子。去皮后的柿子,被棕榈绳轻轻吊起,悬挂在屋檐下,静静晾晒,直至它们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糖。这柿饼让枯燥的冬天有了一丝甜味。

如今,我来县城上学,每月至多能回家一次。每当目光触及柿子,那些温馨往事便如潮水般涌来,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温暖与感动。那些记忆,如同缕缕金色的阳光,洒满我的心田,璀璨夺目,令我永生铭记。

【陕西太白县咀头镇初级中学学生,指导老师:翟鹏梅】

作者自评

我出生在农村,童年时光在美丽的乡村中度过,家家都有的柿子树,让我情有独钟。乡村没有游乐场,和伙伴们玩柿子陀螺也同样很快乐。和奶奶做浆柿子、柿饼,和爷爷摘柿子,一想起来,心里就暖洋洋的。甜甜的柿子味道和爷爷奶奶的絮语是我成长路上最美的记忆。

教师总评

习作内容饱满、感情真挚。本文三个小标题对应三个事件,成功地将个人记忆与柿子相结合,描摹细致真切,将心中的温情诉诸笔端。在小作者笔下,柿子里有儿童情趣、有浓浓亲情,细腻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温馨而真实的生活画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