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仿写

作者: 张文雪

文题速递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

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写作指津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学习的技法如下。

一、小处着手,精准选材,凝聚情思

1.抓住典型形象,从平凡小事中选材,凝聚情思。如《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抓住典型事件,突出人物典型特点,展现情思。如《背影》通过描述父亲送儿子去车站并为其买橘子的细节,展现出了父爱的深沉与细腻。

二、刻画细节,情真意切,支撑主题

1.刻画细节,传递情感。《背影》在描写父亲买橘子的场景时,通过“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爬上月台”等动作细节,深刻地体现了父爱的伟大。

2.描写动作,支撑主题。《秋天的怀念》中,当“我”发脾气时,母亲会“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着”“又悄悄进来”,既表现了母亲的细腻体贴,又反映了“我”内心的痛苦无助。

三、锤炼语言,契合人物,符合情境

1.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时,“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从这句话中我们读出了母亲的小心翼翼。

2.语言描写需要符合上下文的情境。《背影》中父亲与“我”分别时的情境,“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此处我们读出了父亲的欲言又止。

上一篇: 与您相遇
下一篇: 父亲的双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