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严密,说理充分

作者: 屈婷

逻辑严密,说理充分0

议论文写作重在以理服人。所谓“理”,从写作技法上来讲就是注重逻辑,以充分的说理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为此,可在观点明确、论据使用、论证合理、结构清晰四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厘清概念,前后统一

厘清概念,有利于提出观点。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根据国人喜欢自夸“地大物博”和寄希望于国联两个方面指出这是中国人发展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从“自信力”的概念出发,去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再在反驳之后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明确概念,有利于明确观点。在《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就是界定了“敬业”中“敬”的概念,让读者顺着这种思路来理解“敬业”的必要性。

二、言之有据,典型丰富

论据要与观点保持一致。就事实论据而言,对同一材料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如果从廉颇的角度来讲,可以用来论证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若是联系事情的前后因果,就可以用来论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因此,在引用材料时,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概述事件中能够证明观点的部分即可。使用道理论据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建立内在的逻辑性,从而充分说理。

论据要丰富。在议论文中,便用丰富的论据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在《敬业与乐业》中,作者便使用了百丈禅师、佝偻丈人的故事作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孔子、朱子的言论作为道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方法得当,合理论证

议论文并不是单纯地摆出观点和论据就可以,还要对论据进行分析,找出论据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分析的过程也是论证的过程。

如在《怀疑与学问》一文第六段中提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的观点,为此作者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质疑的故事为事实论据,以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并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归纳分析法,接着说道:“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这是假设分析法。作者运用了两种分析法,使自己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四、结构清晰,逻辑清楚

一般来讲,议论文有这样两种常见的论证结构:一是设置分论点,从多方面多角度并列展开论证;二是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式结构展开论证。

如《怀疑与学问》一文就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证了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性,“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谈创造性思维》中,文章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点明了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最后指出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递进式结构。

议论文写作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整体思维认知能力。同学们要勤于观察、敏于思考,提高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逐渐做到心中有读者,脑中有方法,笔下有逻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纽约的“科幻迷俱乐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