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的乡土歌手
作者: 郭军平
陶渊明也许是中国诗坛上最干净的一位诗人。他衣袂飘飘,神采奕奕;他特立独行,傲霜凌雪;他宁愿落拓,宁愿背负世人的万般不解,也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他毅然辞去彭泽令一职,挂印返回浔阳柴桑老家。
他深爱着这一片清净的乡土,悠悠白云,潺潺小溪,青青禾苗,绿绿小草。也许在他的眼里,它们都是最美的意象和诗歌。袅袅的炊烟,流动的白云,苍劲的青松,也许是自由与坚贞的象征:那一声声打破清晨宁静的鸡鸣和那一声两声的巷间狗吠也许就是诗人心中最美的音乐;榆柳随风飘拂的洒脱是一种浪漫,一种脱身后的惬意,灼灼耀眼的桃李正盛开着诗人心中的幸福。
乡土啊,在他的心里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座天堂!也许没有人能想得到这些温厚的土地给了他的不只是慰藉,是灵感,更是几百年后人们才确认的伟大田园诗人的地位。这些,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其实他只不过是把心中的爱和美以及自由像树头的黄莺鸟那样自然地歌唱出来,像田间的蟋蟀赞美夏夜的迷人一样歌唱出来。
他没有哗众取宠之意,他没有邀功取名之心,他只是像执着的荆棘鸟那样泣血而歌。他是乡土的歌手,痴情的歌手;虽然贫病交加,虽然不善农事,但他却自得其乐,饮酒赋诗,抚琴歌啸,如乡间的潺潺清泉,如林间的清风,咏唱出了一首又一首优美醉人的歌;带月荷锄,他踽踽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种豆南山,他清瘦的身影如南山的一棵苍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同他的诗歌都凝固成了南山下一幅优美的画面。在茫茫黑暗的文坛里,他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创造出了一个光辉美妙的乡土世界。
多少年后,多少诗人以他为偶像,发扬着田园诗歌的光彩,抒写着绵绵乡土情愫;多少年后,多少学子潜心于诗文,流连徘徊在他的田园里,抒发着殷殷乡土情怀。
(选自《新华副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