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故乡
作者: 唐诗涵“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是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而那银色的故乡,则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我的故乡,芦苇随处可见。芦苇翠绿的叶子与洁白的芦花,在风的舞蹈中羽化成蝶,翩翩而起。小时候走过这银白的芦苇荡,总为它的美而惊叹,微风中,它像沉醉在想象中洞悉自然的诗人。我曾问外婆:“芦苇没有艳丽的花苞与浓郁的色彩,为什么还这么美?”“因为它多了一份做人的傲骨啊!”风吹过外婆的笑颜,也将这银白之景吹进了我的记忆里。
每当寒风席卷,芦苇被撕裂的绿叶在风中飞旋,折断的节杆在泥泞中颤抖。它们伸出尚存的绿叶,无力地摇动着,似乎只能逆来顺受。可来年春天再见芦苇时,早已满目青翠。“青青芦叶齐”,像一片海,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高高低低,深深浅浅。再没了那褴褛、枯衰的模样。
原来这就是芦苇的傲骨,它骄傲地活着。尽管风过处,它们似低头臣服,那腰肢似乎总是弯曲的,但狂风压不垮它,更无法动摇它深扎泥土的坚定和向死而生的勇气。
芦苇随风起,晚霞落满天
傍晚时分,我喜欢搬一个小竹椅去芦苇荡边散步,看外婆和婶婶们在河边浣衣聊家常,小伙伴在浅水滩里嬉水玩闹,看银白的芦花被吹到天空中,扑向脸颊,麻酥酥的。坐在竹椅上赏晚霞,那天就恍惚间露出鱼肚白来,红润而炙热的日光渐敛,丝绸样的云彩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汇聚成一抹红霞,映射着华美的光芒。衬着芦苇,泛着点点黄晕,此刻芦苇丛中,芦花开得茂盛且热烈。
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芦苇无言,我亦无言,穿梭在芦荡间的我,朦胧间,似乎也变成了其间的一棵芦苇。我一次次穿梭在芦苇荡中,聆听它的思想,躺在其间,体会芦苇的傲骨,像芦苇一样,洞悉着自然,内心变得平静。生命的价值不在那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也不在那艳丽的花苞与浓郁的色彩,而是那银白色的朴素和坚韧。
恍惚间,我似乎又回到了那片芦苇荡中,奔跑在其间,陪在外婆身边,听她讲着那久违的故事……
点评
小作者围绕“家乡的芦苇”这一物象,写出了芦苇的质朴与坚韧,回忆了于芦苇边赏晚霞的日常,由点及面地表达了对芦苇傲骨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乡、童年的怀念,对生命的启迪。篇章结构上,引用和化用古诗句做篇章总起句,富有诗意、结构清晰。语言表达上,更是金句频出,耐人寻味。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