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
作者: 郑园林■
低碳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追求。它不仅仅是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的行为实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简单生活中寻找幸福,在环保实践中感受生活的真谛。
请以“低碳生活之美”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
一、研读习作提示,研读主题,明确写作要求
1.行为实践层面:可以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实践,比如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节能电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
2.生活态度层面:低碳生活体现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它是人们主动采取行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的一种生活方式。
3.精神体验层面:低碳生活是一种质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它能带给人们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受。
二、回顾已学课文,学习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1.行为实践层面:描述具体的低碳生活实践行为,并给出实际例子或场景,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另外,低碳生活的美好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可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从而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2.生活态度层面:强调低碳生活是对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和责任感,可通过个人感受、社会现象等来表达这种责任感。通过对比低碳生活前后的变化,突出低碳生活的优点和必要性;也可以引用相关数据或研究来支持低碳生活的环保效果和重要性,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3.精神体验层面:描写低碳生活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这种内在体验;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低碳生活的深刻内涵。
三、梳理已有素材,实践写作,传达美好理念
1.梳理素材,回顾低碳生活的实践、意义和体验,提炼出作文的核心观点和主题思想,确保作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2.实践写作,将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作文中,让读者感受到低碳生活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以及全球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3.创新表达,尝试运用独特的语言文字捕捉并传达低碳生活的益处,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习作展示
低碳生活之美
◎谈芊羽
初春随着一阵和煦的微风降临,万物都在尽情地舒展着身躯。雨水混着泥土的清香钻入鼻腔,我聆听着自然的低语,脑袋里闪过一个问题:没了低碳生活,这些美还存在吗?
第一次认识到地球如今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在物理课上,物理书上写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从而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我一时有些语塞,我从未深刻思考过人类活动为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教室里忽然变得静谧,仿佛能听到大自然那若有若无的叹息。不过幸好,低碳理念已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
我打开窗户,眺望远方,一片绿意盎然。我听见公交车驶过路面带起石子滚动的声音,抬眼望去,大树上,鸟儿欢快地歌唱,谱写着一曲自由的乐章;我看见楼下邻居在用淘米水浇灌着花草;转眼一瞧,又有蝴蝶蜜蜂在成群嬉闹,它们是否也会觉得,低碳生活下的花粉花蜜会更加香甜?
我好像明白了,低碳生活拯救的不仅是自然界,还有我们自己。如果哪一天,吹拂到我脸颊的清风不再凉爽而是闷热,我想我会感到难过。
总有人会用万物中的一样形容彼此,那么当低碳生活不存在时,万物与诗就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不可再被画笔填涂。
理解自然其实并不难,但第一步是尊重与守护自然。自然给予我们一切,包括无比珍贵的生命。做到低碳生活,就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承诺。因此,保持低碳生活就是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我们应该热爱低碳生活,就如我们热爱这自由洒脱的世界。
●点评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低碳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通过物理课上的反思与生活中的观察,展现了低碳理念的重要性。结尾抒情,呼吁人们践行低碳生活,升华主题。
低碳生活之美
◎孙 妍
终于下课了!我面色舒展,步伐轻松地走到路边,深吸了一口空气——
“咳咳咳!”
大股空气争先恐后地涌进我的鼻腔,但它非但不清新,反而充斥着刺鼻的汽油味,我大口咳嗽,像是要把自己的肺咳出来。
“嘀嘀嘀!”“叭叭叭!”
不知怎地,我的咳嗽声仿佛按下开关,鸣笛声也响了起来,我抬头一看,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汽车就在眼前。茫茫车海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我看见车尾气在空中弥散开来,原本晴朗的天空显得阴沉沉的,太阳也躲进云层。听着火急火燎的鸣笛声,我甚至可以想象出车内驾驶员焦躁的表情。
放假后,我回到乡镇,一路上,汽车的身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电动车和自行车。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脸上都挂着笑容,我又吸了一口空气,混合着泥土芳香的空气令我通体舒畅。太阳探出了脑袋,将光芒洒向万物,树叶迎着阳光微微晃动,河流波光粼粼,万物焕发着生机。一群孩子在桥上嬉戏着向前跑去,欢乐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刺鼻难闻的尾气。映入眼帘的是根深叶茂的绿树,波光粼粼的河流。来往居民脸上的笑容,使阳光更加明媚。我被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深深吸引,这种美丽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见证。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禁露出灿烂的笑容,不禁陶醉在低碳生活带来的美丽中。居民们亲密无间地相处,让我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真谛。让我们回归低碳生活,在平淡中寻找久违的幸福,在平凡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造就低碳生活不仅是我们所有人的法定义务,也凝聚着人们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这件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我们共同感受低碳生活的美丽!
●点评
本文通过对比城市和乡镇的不同景象,生动展现了低碳生活的美好。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对比了城市与乡镇的差异,突出了低碳生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全文结构清晰,情感真挚,呼吁读者共同保护环境,创造绿色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广陵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