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作者: 蒋开林

儿童科学教育

◎陶行知

如今我要讲两个故事,一是讲述一个造就科学小孩子的父亲,一是讲述一个造就科学小孩子的母亲。大家都知道大科学家富兰克林,富氏是证明天空的电,和我们人工摩擦出来的电是一样的东西。天空的电,可以打死人,富氏于是制成避电针。他是在科学上一位很有贡献的学者。他的父亲是做肥皂和洋烛的,他自己能教小孩子。富氏入校读书不久,便去学手艺。他的父亲任凭他东去看看,西去做做,随意、自由地去工作,去参观。他愿意做什么,便让他做什么,所以使他对于工厂中的化学和工作很有兴趣。富氏自传中谈起他四十岁然后从事于科学,然而富氏对于科学的兴趣,在很小时候,东看西玩的已经培养成了,这是他父亲的功绩。所以小学教师也须得率领儿童时常到工厂、农场和其他相当的地方去玩玩。

爱迪生,举世都承认他是一位大科学家。他关于电气上的发明,数目惊人。他有一个很好的母亲。他不过进了三个月的学校。在校时,校中的教师,都当他是一个十分顽劣的小孩,所以入校三个月,便把他开除了。爱迪生从此以后也再没有进过学校。他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小孩子并非坏东西,反怪校中教师只会教历史、地理,不能适合自己孩子的需要。因为那个时候的爱迪生,十分爱玩科学的把戏,在学校的时候,也只爱玩这一套而不留心学业,所以遭受教师的厌恶。西洋人的家里,都有一个贮藏杂物的地窖,爱迪生即在他家中的地窖里玩他科学的把戏。他在地窖中藏着许多玻璃瓶,瓶里都是藏着化学品,有的药品而且是毒性猛烈的。爱迪生的母亲,起初亦不愿孩子玩那些毒药,想要加以制止,但是不可能,于是也任他去玩了。玩化学上的把戏,需要用钱买药品,爱氏在替他母亲外出买东西时,必定要揩一些油,藏几个钱来,去买药品。后来他做了报贩,在火车上卖报,他卖报赚下来的钱,大部分是去买化学药品的。他并且在火车上堆货包的车棚里,贮藏他的玩意儿,报纸卖完,便躲在车棚里玩他的把戏。有一回,车棚坏了,把他化学的瓶子打破,于是烈火熊熊,把破旧的车棚烧了起来。车上的警士跑来一看,知道是爱迪生出的岔子,于是猛力地向爱氏一个耳刮,把爱氏的耳朵打聋了。后来据他自己说,耳朵聋了以后,反而使他专心科学。

我希望中国的父亲,都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中国的母亲,都学做爱迪生的母亲。任凭自己的小孩子去玩把戏,或许在其中可以走出一个爱迪生来。我更希望中国的男教师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女教师学做爱迪生的母亲。所以说出这两个故事,作为我提倡科学教育的楔子。

(选自《生活即教育》,有删改)

●读与悟

文章开篇以富兰克林和爱迪生的事例引入,富兰克林的父亲让他自由探索工厂,培养了他对科学的兴趣;爱迪生的母亲支持他玩科学把戏,使得他能在科学领域尽情发挥。这两个故事生动表明了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兴趣的尊重与引导,对造就科学人才至关重要。最后陶行知先生呼吁中国的家长和教师以他们为榜样,给予孩子探索科学的自由空间。

●读与写

文章列举富兰克林自由探索工作与爱迪生在地窖玩科学把戏的事例,从正面有力地论证了给予儿童自由探索空间对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作用,增强了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文章逻辑严谨,以事例为引,以问题为切入点,逐步深入阐述科学教育的方法,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使深刻的教育理念易于被大众接受。

机会就在被抱怨的地方

◎马 云

1995年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自己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说,Jack,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作为一个老师,你永远会相信未来。你相信知识会改变人的生活,你相信并希望你的学生比你更优秀。学生是最好的产品。

在我创业的那个年代,在中国做个小企业家非常困难,我花了5个月时间才借到500美元,而公司还是失败了。那时我没有机会,我也不知道怎样运营企业。我去注册第一家公司时,想取名叫互联网,注册办公室告诉我,不行,字典里没有这个词,你必须换个名字注册公司。他建议我使用计算机咨询公司,可是我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的第一个公司叫作杭州希望计算机咨询公司,那时很苦,我当时对科技和计算机一无所知。

就像秘书长说的,今天的世界麻烦很多,社会上充满了抱怨。我在20多岁的时候也抱怨。微软、IBM、思科,他们是大企业,而我们是无助的小公司,他们太大了。那时,我们也抱怨过。但是现在我不再抱怨了,因为我们也变成大家伙之一了。我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改变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我永远相信这一点,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会被送一件T恤。这是一件特别的阿里巴巴IPO的限量版T恤。所有这些T恤都是小人物制造,我们的小企业们。这是要给小人物,小就是美的,小就有力量。印在T恤上的是很少人知道的阿里巴巴成功密码。就像芝麻开门一样,阿里巴巴也有一个密码,那就是“梦想要有的,万一有天实现了呢?”

(选自《马云:未来已来》,有删改)

●读与悟

谈及创业历程,马云坦诚地分享了创业初期的艰难。从艰难借到500美元却遭遇公司失败,到注册公司因“互联网”一词太陌生而受阻,这些经历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创业者在不被理解、缺乏资源的困境中摸索前行的画面。这篇演讲稿不仅是马云个人创业历程的回顾,更是对所有怀揣梦想者的激励与指引。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创新,关注社会需求,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无论是创业者、职场人还是学生,都能从这篇演讲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养分,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读与写

从演讲技巧上看,马云善于运用对比,如将创业初期的艰难与如今阿里巴巴取得巨大成功相对比,展现出马云从籍籍无名、资源匮乏的创业者到行业巨头的巨大跨越,有力地证明了坚持、创新和正确理念能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励听众在困境中不要放弃,把抱怨者面对问题的消极态度,和改变者、创新者积极应对并从中发现机遇的做法对比,引导听众转换思维方式,认识到抱怨中隐藏的潜在价值,启发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困境,挖掘机会。

上一篇: “割耳朵”的月亮
下一篇: 低碳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