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之托物言志
作者: 胡盼名家引路
一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节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阅读心得
作者详写紫藤萝的繁盛姿态:“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张满的帆”,以动态比喻展现生命的蓬勃;通过“流向人的心底”的香气,自然引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哲思,实现从物象到人生境界的升华。如此托物言志,我们可以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与众不同的情感。
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阅读心得
作者以极简的笔墨略写菊之隐逸、牡丹之富贵,却对莲的品性进行详写。通过“出淤泥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细节,将莲的洁净、正直与君子的美好品格精准对应。这种托物言志的笔法,使莲的物理特征与作者追求的高洁志向浑然交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托物言志的典范。
三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节选自茅盾《白杨礼赞》)
●阅读心得
白杨的“笔直的干”“片片向上的叶”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而西北高原的辽阔景象仅作背景略写。作者通过将树的形态与北方军民刚毅顽强的精神叠加起来,最终以象征手法点明主旨,完成从具体物象到民族精神的跨越。借白杨树赞扬了北方军民的不平凡,是托物言志的典例。
写作借鉴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对某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是一种通过具体事物寄托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关键在于将抽象的情感或志向转化为具象的物象描写。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精准选物:建立物与志的自然关联
选择与主题高度契合的物象,需同时具备外在特征与内在象征的呼应性。可以从日常事物中挖掘独特视角,如墙角的野花暗喻平凡中的生命力;还可以利用传统意象,如梅兰竹菊等,但需赋予其新意;反向隐喻,可以打破常规,如用“易碎的玻璃”象征看似脆弱实则纯粹的心灵等。
二、深化象征:用细节构建情感共鸣
通过多维度描写(形态、动态、环境)赋予物象人格化特征,使其成为情感载体。如“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脸”就运用了拟人化修辞,赋予物象动作和心理;对比强化,可以用环境反差突出特质,如用沙漠中的仙人掌、废墟上的野草来对比;历史纵深,可以引入物象的生命历程,如古钟见证朝代更迭,暗含永恒主题。
三、含蓄收尾:以开放式表达激发想象
托物言志的感染力在于“不言破”,通过留白与暗示引导读者自行领悟。用场景定格,以物象的动态画面收尾,如“残荷低垂,池面泛起最后一圈涟漪”;用感官唤醒,可以通过触觉、听觉等间接传递情绪,如“触摸礁石上贝壳的刻痕,海风咸涩”;用提问引导,如“候鸟年复一年南飞,它们真的能找到永恒的春天吗?”来引发读者的哲思。
学生习作
凌霄花
◎韩忆馨
在那个炽热难耐的盛夏,连风都裹挟着滚烫的温度,我与我最好的朋友在古城边漫无目的地踱步。古城的墙垣在岁月的摩挲下斑驳沧桑,周遭的一切都被这暑气蒸腾出一种慵懒而陈旧的感觉。
不经意间一抬头,一抹明艳瞬间点亮了我的视野。那是一束从一户人家院子里探出来的凌霄花,开得极为肆意灿烂。它像是一位俏皮又大胆的舞者,从墙内探出婀娜的身姿,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我,满是张扬的姿态,丝毫没有被这闷热的天气所影响,和我完全不一样。
同行的朋友望着这凌霄花,突然诵出《致橡树》中的一句话:“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这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在我看来,凌霄花的攀援并非炫耀,而是一种对生命极致的追求。它如果不向上攀援,怎么能触及清晨那第一缕温柔的阳光?怎么能将自己的美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若不努力向上,又怎能引得行人为之驻足,惊叹于它的盛放?
凌霄花的生命力堪称顽强,哪怕是在狭窄逼仄的砖缝中,只要有一丝机会,它就能深深扎根。一旦扎下了根,它便开启了一场永不停歇的向上之旅。那些细细的藤蔓紧紧地缠绕着墙壁、树干,一步一步向着高处进发,从不停滞,从不停息,从不退缩。
它不在乎自己的生长环境是多么艰苦,不在乎旁人投来怎样的目光,它只知道,向上,才能拥抱阳光;向上,才能绽放光彩。在这漫长的攀爬过程中,狂风可能会将它吹得摇摇欲坠,暴雨或许会将它打得枝叶凌乱,但风雨过后,它又会以更加坚定的姿态继续向上生长。
它要站在最高处,让所有人为它驻足。
【江苏泗洪县重岗实验学校】
点评
小作者构思巧妙,立意深远,选取凌霄花作为言志对象,从凌霄花的生活环境、对生长的态度、积极乐观的精神等几个方面写出了凌霄花的特点。凌霄花生命力顽强,不在乎生长环境的艰苦、不在乎旁人投来怎样的目光,只是一直向上攀爬、不断生长。这给了像小作者一样的青少年以极大的震撼。在对凌霄花的观察和了解中,小作者告诉我们:它要站在最高处,让所有人为它驻足。充分体现出凌霄花昂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