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昼与夜

作者: 马明晖

入住丽江古镇,朝看晨岚,暮听清风,夜观星月,在枕水而卧间回味蹉跎岁月,心灵在此刻放慢步伐,没有浮躁,没有虚伪,于随心随性间,得到了回归和休憩。

丽江的美,缘于古镇上古朴的民居,湿漉漉的狭窄的石板路两旁,掩映于绿荫间的白墙青瓦,刺向天宇的飞檐翘角,依山傍水,拙中藏巧,衬托在蓝天白云之下,在饱经沧桑、历经无数风雨洗礼后依然朴拙自然。古屋的脚下,缓缓地流淌着清澈的溪水,绿苔在水中轻柔地招摇,长长的水草像微微翕动的五线谱,斑斓的鱼儿躲在绿苔下面,偶尔露出轻柔的尾巴,似舞动的音符,穿梭其间。目光随着水波的流动,许多感慨与祈望也不由自主地涌现出来。

经过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古镇醒来了,描了眉,袅袅地来到飘拂着垂柳的长廊下,低垂着眼帘,无需含情脉脉的眼神,只要一个会心的微笑,便温暖了每位游人的心扉。

白天的古镇相比夜晚热闹了许多。南来北往的游人逡巡其间,各地方言充斥街头巷尾,在这里交汇成一曲欢快的交响乐。清秀而清爽的古镇,宛如一幅淡雅古典的江南水墨画,在阳光下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诗意。古老的大水车不紧不慢地、不知疲倦地旋转,转走了古镇的历史,转走了似水年华,转走了多少或匆匆或悠闲的足迹。曲径通幽、纵横交错的街巷,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种了四季花草,溪畔的人家还不忘栽些杨柳,愈发显得古朴自然。人们在树荫下品茶聊天,任清风拂面,听小溪在脚边哗哗流淌。历史仿佛在这里停滞不前,此间的人们心若止水,心平气和地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追赶什么,也不去排斥,日子过得安逸淡然。

入夜后,古镇的景致和白天截然不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次第亮了起来,像极了秦淮河畔。走在古镇中五花石铺就的古街上,径幽、巷窄、路曲、灯红、柳翠,一铺一景,一巷一画,耳闻目睹间,仿佛走进清明上河图中的历史,体味到古镇沉淀和摇曳的繁盛遗风。就着疏朗的星光,信步于古城的石板路,脚下每一块石板都已没了棱角,只有岁月打磨出古铜镜一般的亮泽;脚边,一直随行的溪水,淌出了茶马古道遥远而神秘的余韵。溪水咚咚,小巷悠悠,水随巷弯,巷随水转。

夜深了,有了心情去领略丽江的悠闲。不觉走进酒吧街的樱花屋,就着一壶清茶,耳边萦绕着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窗外明月当空,屋内灯影朦胧,吹着微风,看着流水游潺,心,此刻也轻轻荡漾起来,混合着自由、惬意、闲适、懒散,发酵成一种怡然情怀。屋里屋外皆成风景,正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就这样,我醉倒在古镇浓浓的夜色中。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读与悟

丽江古镇的昼与夜,是两幅风格迥异却又相得益彰的风景画。白天的丽江古镇像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白墙青瓦,溪水潺潺,优雅静谧,古朴自然;夜晚的丽江古镇似浓墨重彩的油画,灯笼火红,灯影摇曳,市井喧嚣。我们跟随作者徜徉于古镇中,仿佛也体味到了那古朴闲适的意境,产生了怡然惬意的感觉。

●读与写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游记,文中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丽江古镇的柔美情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对白天和夜晚的丽江古镇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丽江古镇白天的“欢快”和入夜后的“悠闲”,突出了古镇令人陶醉的美,寓闲适自得之情于古镇之景,表达了自己对丽江古镇深深的喜爱。

上一篇: 黛眉是座山
下一篇: 一处景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