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寓意
作者: 蔺丽燕
左读范文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对每一株花木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串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忍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啊!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亮点借鉴
托物寓意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发主观情思,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在描写事物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及象征的写作手法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会收到以下效果:
1.使文章内容曲折有致。在选文中,栽种下三角梅的第一年,家人“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隐含了作者的一丝焦急;第三年,一家人对其“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第四年,“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然而,不久之后,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抽出了新条,“我们高兴极了”;到了第五年,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作者及家人对三角梅的情感态度起起伏伏,使文章内容曲折有致,读来饶有趣味。
2.使“物”“情”“理”完美融合。文中所写之“物”为三角梅,但作者不是只写三角梅,而是巧妙地将一家人对三角梅的情感态度融入其中,并在结尾处用“生命,在坚忍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啊”一句,揭示寓意,使“物”“情”“理”三者完美融合。
3.使读者有思考、有收获。“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本文表面上是写一株三角梅由不生长到生长,由不开花到开花的经历,实际上则是借三角梅的生长故事给读者以启示:生命在坚忍中隐藏着无法言说的奥秘,生命也在坚韧中拥有了更多的可能。至此,读者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有了诸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