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写

作者: 肖孝平

肖像描写0

名家引路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阅读心得

本选段是对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黑瘦”表现其体型特征;“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衣着太模胡了”表现他生活俭朴;“八字须,戴着眼镜”契合他老师的身份;“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表现藤野先生对待教学认真、严谨的态度。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节选自杨绛《老王》)

●阅读心得

本选段是老王最后一次给“我们”家送香油和鸡蛋时的情形,其中有大量的肖像描写:“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从整体刻画了老王身体的僵硬;“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这副恐怖的面容,不由得令“我”联想到僵尸;“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此时作者已经隐约感到了死亡的气息。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王却把“好香油”和“新鲜的大鸡蛋”送给“我们”吃,不忘表达他对“我们”的谢意。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阅读心得

本选段是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表明孔乙己的身份特殊,穿的虽然是长衫,但不能到“店面隔壁的房子里”和穿长衫的主顾们一起喝酒,只能与短衣帮为伍;“身材高大”说明他有体力,能干活,吃饭应该不成问题;“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生活穷困;“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可能是挨打了;“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了他的年纪;“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不仅写出了孔乙己的懒惰,更重要的是表明他死要面子,因为长衫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读书人或者有钱、有闲的绅士才能穿。本段的肖像描写表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凸显了其性格,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思想的毒害。

写作借鉴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神态、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描写人物肖像呢?

1.观察人物特征

观察感知,是描写人物肖像的前提。观察人物的头发、胡子的颜色,可以看出年龄特征;观察人物身材的胖瘦,可以看出人物的生活条件如何、是否自律等;观察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脸色、神态,可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思想观念。

2.刻画人物形象

将观察所获得的这些人物特征经过加工,才能精准地刻画出人物形象。人物特征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表现。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肖像描写,“黑瘦”是整体的特征,“八字须,戴着眼镜”是面部特征,“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是举止特征,再结合下文“穿衣模胡”,层次分明地塑造出了一个不修边幅、生活俭朴、教学严谨的教师形象。

3.凸显文章主旨

描写人物肖像,能更好地突出文章主旨。如《老王》一文中,通过描写老王“僵尸”一般的体态,体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突出了悲悯的情怀;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借一件长衫反映了孔乙己生活潦倒却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体现了科举制度对其的毒害。

上一篇: 投稿方式
下一篇: 外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