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35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35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写作锦囊 | 书信的写作

书信是人类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之一,它不仅传递着信息,更寄托着情感。曾几何时,在没有电话、网络的年代,书信是文人寄情怀、百姓传音讯、武士明指令的重要媒介,它让人们有“见字如面”的惊喜,也有“临发又开封”的浓浓乡思。 书信写作看似简...

写作锦囊 | 苏东坡养生四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不仅在文学、书画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养生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当年,有位好友向他请教养生秘籍,他略加思考,便写下如下话语:“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并特...

写作锦囊 | 《作文周刊》报社

提升作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人文情怀 承传中华文化 名誉总编辑 周钧衡 社长兼总编辑 周更武 编 委周钧衡 郭文才周更武 闫银夫朱亚男 王晓龙张海军 王 刚郭迎春 周艳平 贾云峰 张海英 张 敏 张 莉 作文周刊&...

写作锦囊 | 本报郑重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权利》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报特作以下声明:一、作者向本报投稿并被刊用,即视作作者同意将作品的发表权、删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本报以及本报网络合作媒体进行电子版信息传播。本报对所发表的文...

阅读集训 | 自然画卷

考点解读 在主题为“自然画卷”的文章中,作者常常走进大自然,欣赏并描绘其美丽的景色,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卷,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此类文章大多以散文为主,需要同学们具备赏析文章语言、体察作者情感的能力。中考常见的考点有:1.赏析文章标...

阅读集训 | 岭上梨花雪

你不得不承认,世间有些事很奇妙。如春天就像一位姑娘拿着一根季节的牧鞭,轻轻地抽打着万物,于是,万物苏醒了,并欢快地迈向春光深处。奇怪的是,人到了这个季节也不例外,也慢慢地敞开胸怀,也乐意地、兴奋地扎入春潮之中。 这不,朋友来电说,若再不到岭...

阅读集训 | 清塘荷韵(节选)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

阅读集训 | 第10期参考答案

第2版 《巴黎求学》 1.勤奋,不畏困难,敢于挑战;专注,擅长独立思考。 2.本文是一篇自传,全文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好处是:(1)具有真实感,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心情,使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动人;(2)亲切自然,容易拉近与读者之间...

阅读集训 | 投稿方式

1.通过邮局将作品寄至:(030009)山西省太原市第232号邮政信箱《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发E-mail至: czb2.zwzk@163.com...

读写指津 | 肖像描写

名家引路 一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

读写指津 | 外婆

略显黝黑的脸上,爬满岁月冲刷出的沟壑;明亮的眼睛,射出透人心扉的光;一双粗糙的大手长满了老茧;瘦弱的身体却极有力量。 这,就是我的外婆。听妈妈说,外婆能挑起一百多斤的担子。 外婆小时候很喜欢上学,成绩一直是班里最好的。那时家里穷,外婆初中没...

佳作秀场 | 故乡的客人

夕阳被揽进大地的怀抱,鸟雀归巢,炊烟袅袅。炊烟之下,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我踏上熟悉的小路,憧憬着与爷爷奶奶的相见,心激动得怦怦直跳。 上初中之前,我一直与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后来父母调动工作,我跟随他们搬到了另一座城市,故乡成了我梦里的常客。...

佳作秀场 | 秋天的活力

当我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享受着秋风的抚摸与阳光的沐浴时,我便明了——秋天来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来到操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山楂树。走近一看,一颗颗红彤彤的山楂,乖巧可爱地落在了地上。我拾起来,小巧玲珑的...

佳作秀场 | 感谢你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感谢的东西,它们或许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又或许是一个平凡而又不起眼的物品。我要感谢的,就是那辆一直陪伴我的自行车。它是我童年的伙伴,也是我青春的见证。它见证了我从开始练习到熟练骑行的成长过程...

阅读广角 | 《边城》导读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988年),作家兼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至1946年先后在国立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院校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阅读广角 | 经典摘录

一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

阅读广角 | 订阅须知

七年级版 版面特色: 以教材为蓝本,依托新课标,以循序渐进的写作指导,丰富实用的主题素材,细腻生动的语音讲解,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 出版信息:每周一出版,全年48期,4开8版 邮发代号...

阅读广角 | 订阅提示

1.可在各地邮局订阅。 2.集体订阅请与本社驻各地工作站联系。咨询电话:(0351)4435224 3.可在本社微商城订阅。...

精批细改 | 路的层次

一条路,一代人,一世情。 ------题记 在我脑海里,有许多关于那条路的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幻重叠,使记忆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和滋味。那是憧憬,是不舍,是怀念。也许,在我爷爷、我爸爸的记忆深处,也有这样一条路。 (开篇直抒胸臆,表明了...

精批细改 |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主要栏目设置

一版 开卷有益 写作锦囊:配合课文进行技法指导。 走近作者:认识课本作家,介绍其写作理念。 二版 阅读集训 主题阅读:主题类美文阅读训练。 名著阅读:名著片段阅读训练。 三版 作文指津 名家传技:品读精彩片段,借鉴技法,读中悟写,系统实用。...

知识延伸 | 阅读的力量

文题呈现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阅读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再到“世界读书日”的设定,阅读时时处处都彰显着它的力量,改变着我们...

知识延伸 | 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一场永恒的旅行,见不同的世界,遇不同的人。它是那么有魔力,让人们在美妙的旅程里变泪眼为笑窝,化腐朽为神奇。我想,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力量。 整个冬天,我都沉浸在作家李娟的文字里。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捧起那本——...

知识延伸 | 阅读的力量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那年秋,我备战一次竞赛。接二连三的挫败让我逐渐失去了信心。初秋的天气竟像寒冬,冷得透心凉。心中的无助和前途的渺茫萦绕心头,让我无所适从。 何以解忧?唯有诗书。“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

同步写作 | 我爱___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一、研读习作提示,确定主题,明确写作要求。 1.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物特...

同步写作 | 我爱春季

我喜欢春季,喜欢春雨。春雨洗去大地的污秽,使万物复苏。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当春季来临,鸟儿用清脆的歌声迎接她;大地早早复苏,期待她的驻足;动物们也早早醒来,等候她的到来。 在我的家乡,春天是一个艺术家,用绿色的颜料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油画;...

同步写作 | 我爱夏季

我爱夏季,尤其是故乡的夏季。 人们总说故乡的夏天很热。的确,故乡的夏天是燥热的,没有一丝风,很少有雨。走在街上,总让人有种快要被烤干的感觉。但我爱故乡的盛夏,夏日里的余晖和烟火总是描绘出一幅绵延的画卷,描绘出故乡动人的模样。 盛夏的雨好似一...

同步写作 | 我爱冬季

北方的冬天,雪是必不可少的。我爱冬季,爱冬季的雪。 冬季,一个银装素裹、无比静谧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气、令人陶醉的季节。我喜欢冬季的雪。看!那鹅毛般的大雪,它沉淀了一年,等待了一年,终于开启了新的生命征程,给万物披上了白衣。 雪,越下越大。晶...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