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探微 | 视角万千,景物斑斓 文学创作中,描绘景物既考验着创作者的观察能力,又考验其表达能力。若能变换多个视角进行叙写,就能打破单一视角的局限,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景物中。 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切入,探讨如何变换视角,描绘景物。 一、定点观察:静态之美,尽收眼底 定点观...
走近作者 | 桐 等到有空有心情写桐花的时候,城里的桐花都几乎开尽了。 其实句子还没有浮现出来陈述这个事实,仅仅是心里一个念头,想到桐花将要谢尽,就已经很不情愿。外山上应该还有开得繁盛的桐花,不想城外的桐花比城里还谢得干净彻底。山坡谷间,不只是桐花,所有在春...
阅读集训 | 山水与人 山水之中,铭刻着先民对宇宙的凝视,沉淀着文人墨客的精神,更承载着现代人寻找本真的渴望。人类始终在与山水进行对话,这对话中有敬畏,有逃遁,更有对生命本质的不懈追问。我们阅读这些文字,实际上是在触摸文明最深邃的褶皱,那里藏着人与自然最初的契约。...
读写指津 | 遨游世界 如果说世界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旅行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方式之一。在旅途中,我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世界的广度,更用心灵感受到文化的深度。让我们背起行囊,踏上旅程,尽情遨游世界,书写人生篇章。 苏 州 赋 ◎王 蒙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
佳作秀场 |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 繁花唤醒了春天,绿叶唤醒了夏日,硕果唤醒了金秋,飞雪唤醒了寒冬。梦乡唤醒了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 小时候,我喜欢到姥姥家的后院里寻宝,和伙伴们兴高采烈地炫耀我的“宝贝”们——破砖头烂瓦片。姥爷眉毛白了的时候,我自认为变得高大勇敢了,想寻更...
佳作秀场 | 种下一颗乡愁的种子 “嘿!起床了!”一阵吆喝声响起,在山间回荡。我一骨碌从床上翻下来,下楼去,快乐的乡村生活从此拉开序幕。 在村里,住得近的人很少打电话,平常联系都靠“吼”。“今天中午来我们家吃饭啊!”“好嘞!”相隔几十米远,两家谈话如面对面一样自如,也不怕别...
佳作秀场 | 我的青春里有成长 每年夏季,我们一家都会去地里拔花生。 那年,我上六年级,正好到了花生丰收的季节,于是再次被叫去一起拔花生。 一同去的有母亲、外婆、哥哥等人,我一直走在队伍前头。到了地里,刚开始我还勤奋地拔着花生,可这样又累又无聊的事儿没干一会儿我就不耐烦了...
阅读广角 | 童年 作家名片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被列宁称为“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年》《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
精批细改 | 巧绘声音 文题呈现 时间无形、无色、无味。它只有声音。 那是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声音吗?它更沉静,更平缓,好像潜伏在地下静静地流淌着。 那是像微风一样吹拂的声音吗?它更温柔,更文静,让人想到它在吹着一朵蒲公英,向远方飘去。 那是像心跳的声音吗?一声声、一...
知识延伸 | 游记 杜鹃声中访米仓 ◎阿 来 我们登上缆车,往米仓山最高峰的香炉峰去。 上升,山势变得陡峭,靠近山脊的高度上,植物稀疏些了。突然就听见了杜鹃鸟叫,是四声杜鹃。看不见鸟,但鸣声就起自下方茂盛的榉木中间。四声的鸣叫,三短一长。在我听来,短的三声,是...
同步写作 | 游记/参观记 文题速递 自然景色四季变化,社会风貌向美向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 请以“寻访_______”为题,记录你在自然景观或人文场所中的见闻与思考,要求线索清晰、细节生动,600字左右。 一、研读提示,确定主题,明确写作要求 1.以“寻访”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