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参考答案
第2版
《岭上梨花雪》
1.【示例】用行道树的新绿、石楠林的殷红衬托梨花的洁白;用山石的野性之美衬托梨花的温柔之美。
2.“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用梨花喻雪,本文题目中的“梨花雪”是用雪喻梨花,巧用诗意,推陈出新;“梨花雪”既指梨花的洁白,也暗含其圣洁的品质,一语双关;由梨花的白引出梨花的香,在赞美梨花品质的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岭上人创业精神的赞美。
3.梨花圣洁、高贵、素雅的品质启示人们做人要不取悦、不谄媚,保持一生天性;梨花开在清明之前,仿佛在祭奠万物生灵,让人们懂得慎终追远,饮水思源;梨花坚守不变的清白,坚守淡淡的清香,启发人们应当有必要的敬畏和坚守;梨花的暗香很特别,易让人忽略,告诉人们:只有静心感受,才能觅得更多的幸福。
《清塘荷韵》(节选)
1.手法:欲扬先抑。作用:作者满心的期盼下却是静悄悄的水面,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此时的失望,也为下文的荷塘生机做铺垫。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迅速蔓延想象为“走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生长和扩散之快,表现作者内心的好奇与惊喜。
3.作者把他处荷花与自己的荷花进行对比,突出燕园荷花的美丽与独特,仿佛“迎风弄姿,睥睨一切”般的荷花的情态更能体现作者的欣赏与自豪。
4.作者的情感被荷叶和荷花所系,二者相互交织和融合。当莲子撒入水中,两年没有长出的迹象,作者是完全“灰了心”。第三年,荷叶长出,却是“细弱单薄,可怜兮兮”,作者说“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第四年,荷叶已经蔓延至半个池塘,作者由“迟疑”到“狂喜”,描写也由简约到饱满,蕴含深情。荷花是承担作者情感变化的载体,荷花挣脱束缚,从艰难成长到开得热烈,体现了生命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