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细节动人之一份情
作者: 蔡秀玲
名家传技
名家引路
一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阅读心得
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选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挡”字,表明母亲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痛苦的心理。她脸上出现“央求”的神色,表明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等不到”的复杂心理。对“跑”和“踩”的敏感,是她怕“我”伤心难过,表现出母亲的呵护、关心和深沉的爱。
二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
(节选自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阅读心得
文中的小桃树是作者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换言之,“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选段运用了细节描写,“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那树的顶端,竟保留着“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那花苞像风浪里的指示灯,都表达了作者对这朵花的感慨和寄托,选段真情洋溢,感人至深。
三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阅读心得
选段是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的片段。“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这个细节可见藤野先生对“我”这个中国留学生的认真负责;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可见藤野先生对“我”没有民族偏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写作借鉴
细节描写是指对细微、生动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以及人、景、事中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加以细致的描绘。一篇文章中,细节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可以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状态和情感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如《藤野先生》一文,通过描写“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连文法错误,藤野先生都一一订正,使其对学生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形象更加突出,也表达出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推动故事发展。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故事发展,起到暗示情节的作用,引导读者逐渐深入故事。如《一棵小桃树》一文,在风雨中“哆嗦”“挣扎”的小桃树,竟“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的指示灯,暗示了“我”勇敢面对并克服众多困难,逐渐成长起来。
3.深化主题。细节描写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从而深化文章的主题;还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环境,使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4.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对人物、环境、事件等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到所描述的内容,营造出真实的场景和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深化情感,丰富内涵,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深度和质感,从而进一步展现文章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
学生习作
原来,这才是温暖
张津瑜
入秋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带来丝丝凉意。空中一片雨雾,我仿佛被卷入这片朦胧里。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孤独、彷徨围绕着我。脑海中不时闪过下午发生的一幕……
午饭过后,我看离上学的时间还早,便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
过了一会儿,妈妈说:“该去上学了吧?”此时,我正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头也不抬,没有回应,继续玩着游戏。
“你干啥呢?听见了吗?”妈妈严厉的声音突然在我耳边炸响。“知道现在几点了吗?就知道玩游戏!”我一抬头,妈妈愤怒的脸、瞪圆的眼、还有一手掐腰的站姿,冲击着我的眼睛。我一时蒙了,不敢辩驳,抓起书包就跑出了家门。
“哼,不就玩了一会儿游戏吗?”看着路边别人家的妈妈陪孩子上学的身影,我更加难过,“又没有迟到,那么凶干嘛?人家妈妈都送自己的孩子上学,你呢?”瞬间,我觉得妈妈像是个陌生人。
放学后,我站在校门口,不肯挪动,心想:横竖都是挨骂,不如不回家。此时,老天爷也和我作对,突然下起了雨,我没有带伞,慢吞吞地走在回家路上,任凭雨打在头上、身上。
“你这孩子,唉,都怪我,没早来一会儿。”熟悉的声音传来,一把大伞遮住了我。
“没想到天突然下雨,路上又堵车。”妈妈解释着,手中的伞一直往我这边靠。
我驻足、转身、抬头、侧目,看见妈妈一侧身子都被淋湿了。我顿时有些难过。
我连声呼唤着妈妈,并用力推让着手中的伞。
“你别往这边推伞了,下着雨呢,别淋雨感冒了。”妈妈说着,又将她的衣服披在我肩上。
“孩子,我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好,妈妈不该说你,但是……”
妈妈顿了顿,继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妈妈就是吃了没有学问的亏,性子急……”剩下的话我没有听清,愧疚充斥着我的心。是我太任性了,妈妈虽然读书少,但她对我的爱一点儿也不少。
我又一次驻足、转身、抬头,发现妈妈正看着我,四目相对间,积郁在我心头的“冰山”瞬间融化了。
不久,太阳露出笑脸,天空明亮了许多。在和妈妈对视的目光里,我感受到了阵阵暖意。
【河南民权县鲲鹏学校】
点评
小作者用寻常话题,表现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真挚感人。典型的细节描写,“愤怒的脸、瞪圆的眼、还有一手掐腰的站姿”,表现了妈妈的愤怒,突出了人物形象。习作用词生动,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驻足、转身、抬头、侧目,看见妈妈一侧身子都淋湿了”,具体且真实的场景描写,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刻画出了小作者从不理解妈妈到感受到阵阵暖意的心路历程,主题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