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片段仿写
作者: 陆淑珍
文题速递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提示:
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写作指津
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一篇好文章,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
那么,仿写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围绕“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其次,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的片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一精彩的场面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有点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更为深刻。这样比较有特点的写法,也可以适当模仿一下。
本次单元小作文要求大家仿写《安塞腰鼓》中的一个片段,《安塞腰鼓》是一篇教科书式的风俗艺术主题散文,深刻解读其技法,对同学们的写作大有裨益。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仿写《安塞腰鼓》时可运用哪些技巧:
1.以反复增强气势。“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作者通过复叠咏叹,加强了情感的传达,情绪层层递进,气势越来越强烈,增强了文章的诗意美,使文章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2.以排比强化语言。借助排比、层叠可以让语言更明快有力,散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3.以动词凸显力量。如《安塞腰鼓》中“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一句,作者将几个动词化虚为实,含蓄委婉地凸显出安塞腰鼓的火热力量。可见灵活运用动词,落笔会更有风情。
4.以想象营造氛围。“静”可以是环境的安静,《安塞腰鼓》结尾写鼓声戛然而止,通过动与静的强烈对比,衬托出腰鼓的“闹”,给读者强烈的震撼。“静”也可以是心灵的宁静,通过描写喧闹的氛围,引出一切归于平静的恬淡,晕染出一种美好境界。
总之,大家在仿写时一定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要想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这样,你的作文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和味道。
作品展示
看!——
潮水一来,似万马奔腾,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千百层后浪推着千百层前浪,如千军万马向你奔来。雷鸣一样,是潮水涌来的声音;雪豹一样,是翻滚的潮头;烟火一样,是飞溅的浪花;岩浆一样,是触堤的潮水。钱塘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演出啊——钱塘江大潮!
这潮水,使燥热的空气立即变得凉爽了,使锐利的阳光立即变得虚化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使人想起:大漠中狂奔的兽群!
使人想起: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浙江杭州市丰潭中学 张妍笙】
●点评
片段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奔涌而来时的壮观景象,让人惊叹。小作者仿照了《安塞腰鼓》的结构和语言,但将场面进行置换,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感受。
舞起来就陶醉了,享受了,快乐了!十几名舞蹈演员,如十几只蝴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涟漪一样,是飘扬的裙摆;柳条一样,是柔软的腰肢;云朵一样,是曼妙的步伐;细流一样,是悠扬的歌声;归雁一样,是整齐的队列;花朵一样,是绽放的笑脸。剧院中,正在表演一场多么惊艳、多么美妙的舞剧!
使人想起了: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使人想起了: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使人想起了: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
【浙江杭州市丰潭中学 韩夙姣】
●点评
片段描写了一群表演舞剧的舞者,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她们优美动人的舞姿。
该片段模仿课文《安塞腰鼓》中“后生捶鼓舞动”这一部分的结构,生动又真实。
几名扬着笑脸的学生。
他们的头顶,是耀眼的灯光;他们的脚下,是青春的舞台;他们的身后,是对这一年生活的剪辑。
你能听见的,只有他们胸腔中那颗狂跳的心脏所发出的声音。
音乐响起,他们歌唱起来,身后的故事随着他们的歌声一点一点展映在台下观众的面前。花朵一样,是他们绽放的笑脸;白杨一样,是他们挺拔的身姿;泉水一样,是他们动人的嗓音;蜜糖一样,是观众们喜悦的心情。
这温柔中带着刚劲的歌声,缓缓道出他们的故事,轻轻唱出他们的回忆,娓娓描述着他们的光阴。
【浙江杭州市丰潭中学 张钲淳】
●点评
这一片段仿的是《安塞腰鼓》开篇,但并未照搬其格式,而是融入了一些自己的写法,整体规整协调,非常精彩。
一声温柔的低音划开了这漫长的沉寂。接着是流淌而出的音符,如小溪一样,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潺潺流动;如晨曦一样,在破晓时发出明媚的光;如油画一样,在洁白的纸上点染出明丽的色彩。这琴音又如水中的鱼,在水波中自在地游动,还似煮好的茶,余香不断,余温不散。使观众想起春风,它吹皱了一池碧波,吹散了柔软的蒲公英,湿润了干涸的心。
使观众想起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使观众想起了: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使观众想起了:如烟的往事,或心动或伤感,弥漫在心头。
【浙江杭州市丰潭中学 王钰园】
●点评
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琴音之“形”,使曼妙的琴音回荡在读者耳边。片段文字优美动人,极富诗意美和韵律美,能够打动读者的心。